第06版:经济数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家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披露
上半年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

本期数据

  3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各公司总资产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人寿总资产达到11024.37亿元,较2008年底增长11.34%;中国平安总资产达到8302.20亿元,同比增长17.3%;中国太保总资产达到3655.54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14.5%。

  在A股上市的3只保险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目前已悉数披露上半年业绩报告。各公司总资产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人寿总资产达到11024.37亿元,较2008年底增长11.34%;中国平安总资产达到8302.20亿元,同比增长17.3%;中国太保总资产达到3655.54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14.5%。

  总体看来,各家公司净利润均受投资收益表现的牵动,上半年盈亏各异,同时在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保费增速呈减缓趋势。 

保险资产配置更加稳健

  上半年保险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金实力持续增强,资产配置更加稳健。而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则直接牵动着公司净利润。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复苏尚不稳固的复杂形势下,中国保监会加强窗口指导,及时提示风险,调整投资政策,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维护保险资产安全。

  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险业资金运用总体运行平稳:截至6月末,保险资产和资金运用的余额分别达到3.7万亿元和3.3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和10.38%;1至6月份,实现投资收益10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0.4亿元;收益率为3.44%,高于去年同期1.02个百分点。

  从3家公司的半年报业绩来看,投资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增减情况。

  中国人寿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净利润为139.2亿元,同比增长29.22%。半年报称,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向好,总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投资资产布局,降低固定收益品种配置比例,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321.92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23亿元,今年上半年的总投资收益率为3.27%(简单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63%),较2008年同期提高了0.9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债权型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8年底的61.45%降低至51.51%,定期存款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8年底的24.36%提高至26.50%,股权型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8年底的7.98%提高至13.41%。此外,公司成功竞购美国银行出让的建设银行H股,参与中国银行H股大宗配售,均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投资策略将侧重三个方面:固定收益类方面,将继续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度配置满足收益要求的投资产品。收益类方面,将把握市场时机,加强波段操作,做好战略布局。此外,密切关注监管层新开放的投资渠道,积极寻求基础设施投资的配置机会,并为不动产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做好准备。

  中国平安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45.58亿元,同比减少37.6%。公司半年报称,利润下降主要是受上半年权益类资产浮盈变现与分红收益对利润的直接贡献较去年同期减少,寿险首年规模保费快速增长带来短期利润受压,以及消化税务提补因素的影响。

  上半年,A股市场大幅上涨,二级市场成交量同比有较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平安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总投资收益139.2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4.8%。

  中国太保半年报则显示,上半年太保净利润为23.64亿元,同比减少57.1%。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投资收益79.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7%。中国太保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金分红收入及股票买卖价差收益较高。上半年,公司总投资收益89.6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9%。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太保积极拓展基础设施投资,其占比从去年底2.3%至今年中4.6%,此举有利于获取较稳定的投资回报,也有利于改善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不仅仅是中国太保,保险行业上半年在基础设施投资等新渠道的投资增速加快。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余额749.5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对缓解金融产品不足、收益较低的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支持了国民经济增长。随着项目推进,预计将有更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资呈加速状态。

着力推动结构调整

  上半年保险业着力推动业务结构调整,虽然寿险结构调整影响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不过投资型业务过快增长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自2008年8月中国保监会提出结构调整以来,整个寿险业的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上半年,人身险业务增长速度同比有所回落。其中,市场份额高达四成的中国人寿表现尤为明显:上半年公司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728.22亿元,同比降低5.08%。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表示,尽管上半年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但公司内含价值却大幅提升,保单销售量也比往年成绩更好,这是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中国太保上半年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51.5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5%,主要是公司大力发展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同时收缩投资型业务。中报称,公司新保期缴业务实现强劲增长,营销渠道业务占比稳步提高,为公司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行业保费收入增速减缓的背景下,中国平安却呈现“逆市上扬”的态势: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926.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9%。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平安持续加大个险和银行保险两个渠道的开拓,寿险业务市场份额较2008年底提高2.8个百分点。 

  虽然结构调整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速,不过整个保险行业的内含价值有所提升。

  由于保险公司具有特殊的长期经营模式,内含价值成为判断保险公司长期发展状况的重要数据,其计算是将人寿保险业务由长期保单未来带来的价值贴现而得出。3家保险公司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内含价值均有较好表现。

  中国人寿管理层表示,更加关注业务结构和内含价值。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中国人寿的内含价值达到2673.2亿元,折合每股9.46元,较2008年年底增长了11.34%。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内含价值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6月30日,其内含价值达到1426亿元,每股内含价值为19.62元,相对于2008年底增长16.1%。中国太保半年报显示,今年下半年将坚持调整之路,加快核心业务发展,实现公司内含价值的可持续增长的战略不会有丝毫改变。预计今年内含价值将再创新高。

下半年各有发展侧重点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为下半年保险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连续实施,为保险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民生建设的推进,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保监会要求各家保险公司下半年按照“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工作要求,结合经济金融形势和保险市场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促进保险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在谈及公司2009年度上半年业绩时表示,公司坚持“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增效益”的指导方针,按照“稳中求进、转型增效、深化改革、强化管控”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影响,扎实践行中国人寿特色寿险发展道路,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品牌价值得到持续提升。

  下半年,公司将在确保业务平稳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长期性期缴业务,促进业务结构的不断改善和业务价值的持续提升。将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并不断强化管控,增收节支,力争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同时巩固公司市场主导地位,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向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的目标稳步迈进。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各项主营业务保持强劲增长,保费收入增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寿险新业务价值和公司净资产均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借助于深圳发展银行的战略投资机会,中国平安在落实综合金融战略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展望下半年,中国平安将继续提升各业务线的竞争优势,在保持保险业务持续健康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银行、投资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大交叉销售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综合金融协同效应的优势;同时,通过稳步推进深发展投资的落实,加快公司综合金融战略的实施和提升公司的长期价值。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平安已经具备了发展综合金融的各种条件。下阶段,公司将围绕增加有效客户的数量、挖潜每个客户的价值两个方面,全面推进公司综合金融战略的落实,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不断创新,寿险业务的竞争更多体现为综合化、整体化竞争,公司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这将促进公司规范经营和科学发展,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