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步伐快
本报记者 李 巍

  对于老工业基地而言,沿海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无疑是辽宁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巨大引擎。

构筑发展新格局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不仅为辽宁对外开放创造了新空间、新格局,也为辽宁的开放创造了兴奋点和制高点

  今年6月初,中国美国商会组织了47家美国企业来中国考察,寻找投资机会。“临行前询问会员打算去中国哪个地方考察时,他们首先选择的就是辽宁。”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柏迈高说。由于报名太过踊跃,商会被迫限制了参加考察的会员人数,这在商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柏迈高先生的话:今年上半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但辽宁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上半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7亿元,增长48.9%。全省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98亿元,增幅达100%。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说,开发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它不仅为辽宁对外开放创造了新空间、新格局,也为辽宁的开放创造了兴奋点和制高点。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而且势头正劲。

  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由此,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开创实现振兴和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在黄海、渤海之滨,成为每一座城市全新的发展思路———

  大连努力当好东北振兴和对外开放的龙头,在为辽宁、东北振兴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共赢;葫芦岛以滨海公路为纽带,构筑“三点一线”特色产业集群,逐步把300平方公里沿海地区连为一体,打造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看似简单的思路和规划,但其中蕴含的是一个根植于现实的美好未来:到2010年,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将达到55%以上,占东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30%以上。经过“十一五”的跨越发展,辽宁的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增长速度,将持续达到或超过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将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将初步形成。

叫响“东北沿海”

  过去,人们往往说“东南沿海地区”,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东北地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东北沿海”也叫响了

  辽宁沿海经济带恰如它2000多公里海岸线一样,风光无限。

  鞍钢距离营口港只有一小时车程,但还要向海洋再靠近。他们投资几百亿元,建了个鲅鱼圈厂区。有人曾算过一笔账:从铁矿石进港到成品出港,一来一回,鲅鱼圈厂区每吨中厚板成本比鞍山厂区减少100元。照此计算,鞍钢每年可节省13亿元。

  受海洋吸引的不只是鞍钢,中国一重、齐二机、齐车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和齐化集团这4家总部在齐齐哈尔的大企业都在大连落户了。招商有优势,进出口很便利,这是企业的心声。

  辽宁沿海也是东北沿海,腹地涌向海边,沿海伸向腹地,整个东北正在做着这样的互动。哈大客运专线建设提速,丹东与东北东部城市“捆绑式”发展,大连港和营口港在吉林和黑龙江设有多个陆港。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东北地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东北沿海”也叫响了。

  辽宁绥中县万家镇孟家村与河北秦皇岛市海岸线交界处,是辽宁1400多公里滨海公路的西端起点。一条大路,让人得以饱览这座年轻城市的海洋“家底”,而在更深层意义上,这条海滨的通衢,更是一种对外开放、向世界敞开胸襟的象征————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在辽宁西大门得以率先闯入视线。辽冀交界处大门洞开,滨海公路在引客出关。

  葫芦岛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辽宁产业园区布局的最前沿,一头连着关内,一头连着关外,可以看成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区相呼应、相融合的前锋。今年上半年,这里已经引进项目62个,总投资159亿元,已确定30多家中关村企业入驻。

  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一些大企业的资本也涌入辽宁,投资重心为第三产业、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城市基础建设等。今年5月,深圳华强集团在沈北新区投资200亿元,开工建设目前国内最大的游乐项目。8月13日,辽宁省政府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到“十二五”末在辽宁投资超过500亿元。

集聚优势产业

  沿海内陆互动、城市乡村并举,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拓开发展空间,为境内外客商提供了无限商机

  辽宁很多产业项目布局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中部城市群。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沈阳、大连占据了辽宁装备制造业80%的份额,其他沿海6市缺少牵动力强、带动力大的装备制造业项目。总体上看,过去辽宁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占主导,缺乏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如今,辽宁各市根据自身优势,实现错位竞争、科学发展,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集群进行招商。

  沈阳优化发展空间,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沈西工业走廊这一世界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继英特尔落户大连后,AMD也选择了沈阳。AMD看好的是沈阳装备制造业这一产业集群的广阔市场,将致力于沈阳装备制造业大型设备的芯片制造,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升级“大脑”。

  大连着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目标是建设全球行业新领军城市。今年前7个月,大连高新区新落户了5家从事软件外包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至此,大连高新区软件外包已有世界500强企业52家,总数居东北之冠。前7个月,大连高新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41%。

  盘锦辽滨经济区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集聚了装备制造、石化等一批投资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项目,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其中造船能力达到100万吨,石油装备产品上百种。此外,像鞍山“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抚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品牌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各县(区)也纷纷推出了产业集群项目。偏僻的黑山县建起了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10多个省区的33家农机龙头企业入驻。辽中县“工业模具产业园”、彰武“林产品加工基地”等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今年上半年,辽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是全省平均增幅的2.82倍。

  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同时,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8个城市,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战略”应运而生,5条产业带和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