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信综述:围绕本报“新能源汽车”相关报道,读者来信表达观点———
新能源汽车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报近期刊登了一批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报道,如“观察与借鉴”专版7月8日至8月12日刊登了“国外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面观”系列报道,“汽车天地·观察”专版7月8日刊登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规范发展 迈向产业化新高度》一组报道,“每周经济观察”7月2日刊登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评论。这些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现摘登部分读者来信,以飨读者。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联络员蔡涛来信说,《经济日报》近期报道了奇瑞、上汽、福田等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大动作和计划,显示了这些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的强大信心。报道同时指出,中国企业还需合力,投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加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提早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之前,抢占有利的地位。

  欧美的传统汽车巨头在多年前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有部分车型投入市场销售,但保有量和汽油柴油汽车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归根究底是市场不成熟,消费者不买账。但中国汽车企业仍表现出参与这个市场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上,中国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并不大。国内已有一些科研机构在进行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汽车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从外观、内饰,到动力和能耗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中国造”新能源汽车。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田清来信说,《经济日报》7月2日“每周经济观察”刊登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一文,对新能源汽车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论。随着近年来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和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作为环境友好型交通工具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为本世纪国际科技界、产业界和金融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的不断改善,我国的汽车消费必将持续增长,从保护环境及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及时切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大力推广其应用,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开发阶段,目前的电动车主要为电动自行车和专用车,而且绝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铅蓄电池;氢镍电池技术已趋于成熟,并逐步进入商品化阶段。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已取得突破,正在开发电动车领域的应用,这是最有前景的技术;燃料电池仍处于试验阶段,其商业化条件尚未成熟。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单位质量储存的能量太少,且其电池成本高,应用技术还未成熟,所以不能形成经济规模,成车的价格较贵。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基础投入巨大,所以现阶段的发展就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作为汽车企业,也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与超前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期待中国汽车业在新能源汽车中找到腾飞的起点。

  深圳航空公司杨睿凯来信说,当前面对石油资源日渐减少,同时汽车尾气排放造成严重污染的现实,研发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潮流。我国出台政策鼓励生产商推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顺应潮流的事情。但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步伐,还面临着一些障碍。《经济日报》7月8日“汽车天地·观察”版刊登的《加快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步伐》一文提出的问题就很有启发性。例如从技术的角度看,传统汽车的开发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发资源上尚无法和传统汽车媲美。而且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赚不了钱也不可能积累起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对此,报道引专家的话说“开发新能源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不是单个企业能完成的,必须由国家组织,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当技术和标准成熟后,可以有偿转让给企业。”

  此外,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要考虑到培养消费群体,充电站建设,补贴政策落实等等问题。可见,新能源汽车不是某个厂商或某个行业的事情,很复杂,有漫长的路要走。正视这些困难,寻求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才能真正快起来。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王莹来信说,《经济日报》“观察与借鉴”版刊登的一组“国外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面观”报道,对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比如该组报道的第一篇《日本:新能源环保汽车产业链条正在形成》,报道了日本政府鼓励和扶持节能环保汽车的举措,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政策取向和指导理念。这些鼓励措施,首先是制定了不同等级“低公害车”优惠标准。其次是建立相关的认证制度。第三是财政补贴。第四是政府机关起带头作用。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政策贯彻得好的话,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比如政府机关用车以中高级车居多,但必须全部使用“低公害车”。这条是激励汽车厂家改进和开发新技术的措施之一。政府也会对新技术的开发进行必要的投入。作为企业来说,如果被政府选为合作对象,政府会直接给企业以现金补贴。对地方团体或企业法人购置“低公害车”,也有相应的现金补助。在这些优惠条件下,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会考虑购买“低公害车”。而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又决定了企业的研发方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北京联通邓韬来信说,《经济日报》推出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报道,立足中国汽车业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发展前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解读了当前我国汽车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读后很受启发,我深刻地感受到,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报道中我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很多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像美国、日本、德国已相继确定2015年前后进入“零排放”汽车的批量生产时代,比先前预计提前了整整10年。这些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据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尤其在纯电动车方面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我为此感到非常骄傲,相信我们国家的汽车业一定能够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杨 颖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