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读互动:读者评议本报“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
林改见成效 发展气象新
  江西省东乡县结合林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鼓励当地农民发展葡萄等多种农作物,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何江华摄(中经网供图)

  编者按 我国林业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号角吹响一年以后,《经济日报》组织了“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从4月下旬开始,本报派出7个记者组,分赴9省份12县市进行现场采访。从6月8日到8月1日刊出12篇报道。这组报道刊登以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产生良好反响。

林改需要积极的舆论引导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开展,当前实施林改的地区森林资源有何变化?农民就业增收情况如何?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怎样?《经济日报》就此组织了“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从4月下旬开始,派出7个记者组,分赴9省12县市的林改典型地区进行现场采访。通过报道,我们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推进林改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看到了各地干部群众推进林改的积极性和发展林业的巨大热情,看到了山区农民对务林致富奔小康的新期盼。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五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一项原则是“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得保护”。这条原则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检验各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否成功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通过《生态受保护 林农得实惠》、《绿了沙丘 富了林农》等报道,我们看到农民有了长期而稳定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如同有了一颗“定心丸”,才敢于向山上投资,舍得向林业投入,许多地方涌现造林热,造林绿化面积连年创新高,生态得到了良好保护;林改还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山林添新绿 富民路更宽》、《林下产业富林农》等文章报道了林改后通过盘活林地资源,林业产业发展迅猛,林特产品、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农家乐”等,使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经济日报》“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对于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业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司司长 张 蕾)

“林权证抵押贷款”办法好

  《经济日报》6月8日刊登的《福建屏南:林农贷款真方便》一文,报道了福建省屏南县解决林农资金短缺问题的经验措施,尤其是“林权证抵押贷款”的措施。其中最受启发的是,甘棠乡依托林业发展信用促进会,形成了由促进会推介反担保的工作机制,促进会为村民提供担保,而村民把林权证抵押在促进会进行“反担保”,一旦村民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可以通过林权流转,把林地转让给其他林农,以偿还贷款。还有长桥镇金森林业协会向信用社缴纳保证金,并用会员的林业资产作抵押,以取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担保授信。

  林权的流转交易及林业资产作抵押贷款,能够为林农获得资金融通提供保障。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分散弱质小农户,信息获取和监督困难,信贷风险相对较大,而农民无法提供银行可接受的抵押品,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给农民。如果农民的林权等这些有价值的财产能够用作“担保抵押”,可以大大提高其作为债权抵押担保的可行性,增强贷款债权的安全性,从而激发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我们期待这个制度的创新能够给农民更多的实惠。

   (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 童其君 王焕林)

林改政策见到了实效

  《经济日报》6月22日刊登的《云南楚雄州:林改兴产业 致富靠山林》一文,向我们展现了林改给云南省楚雄州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改后,昔日“模糊林”成了“有主林”,调动了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增强了林农靠山养山、靠山吃山、靠山致富的信心。“要我造林”变为“我要造林”,林农由不敢投入转变为舍得投入,林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这一系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不仅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还有力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去年,楚雄州林业总产值达到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7.7%,真正实现了“林改兴产业、致富靠山林”。

  楚雄州的林农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的日子,证实了林改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在我的家乡湖北省竹山县,竹农曾因为林权的不明晰,在采竹时不为以后竹林的发展留后路,使竹山一度成为无竹之山。随着林改工作的启动,竹农砍竹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技术,科学采伐,竹子的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林改的成果,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围绕优势、特色林产品做文章,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发展林下产品加工业和林下产品板块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林区规模经营,并引导农民进入林业产业化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真正让农民从产加销一体化的各个环节得到增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湖北省竹山县双台乡政府 贺玮玮)

林区经济发展需要政策引导

  《经济日报》6月21日刊登的《荒山披绿装 花果香满园》一文,报道了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林改的做法和成效。当地政府将野生林的荒山承包出去,极大地提高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林改政策还吸引了山东农民前往承包、种植果树,扩大兴林面积,拓展上下游产业,带动农家游和农家乐,形成林业产业链。山东籍农民李明山在种植果树中尝到甜头,做技术推广,培育果苗以传播先进品种,让更多的承包户尽快实现了共同致富。

  这篇报道我看了以后深有体会。如果没有林改政策,荒山依旧是荒山,不会成为果园;没有林改政策,南谯农民的种植结构依然是水稻加玉米,没有空地种植果树;没有林改政策,南谯农民还是只能延续千年的“土里刨食”,至于开发旅游业或许到现在还只能是美好的梦想。林区经济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林区农民摆脱现有资源短缺的限制也需要政策的创新。现在林改政策不失为解决林区农民增收难问题的一剂妙方,达到农民增收目的,同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区域经济特色。

  我们期待着贵报在以后多报道一些林业发展改革面貌的新闻稿件,及时传达党的林业兴农政策,让农民更充分掌握信息,以求农户效益的最大化。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李庆夫)

深入偏远山区采访令人感动

  作为一名本溪林业人,我非常感谢《经济日报》近期刊登的《林下产业富林农》对我市桓仁县的报道。报道中采访的桓仁县二棚甸子镇刀尖岭村,在桓仁县的最东部,与吉林省集安市接壤,从本溪市内驱车要走6个多小时的山路。贵报记者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深入山区进行采访报道,我深深地为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

  我市是一座山城,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2倍,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发展林业势在必行。2005年,我市作为中国北方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38个乡镇、267个村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改革面积844.9万亩,有15万农户、52.5万农村人口参与了改革,参与率达到94%,群众满意率达到99%,现配套改革正在持续深化。林权到户后,我市适时引导农民发展林地经济,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全市培育形成了速生丰产林、干坚果经济林等七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涉林收入占其纯收入的60%。

    (辽宁省本溪市林业局 汪 洋)

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经济日报》近期刊登的“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报道了诸多地区在林改之后,积极发展经济、促农增收的典型事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特别是6月9日刊登的《生态受保护 林农得实惠》一文,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既利用森林资源又保护环境”这一难题。笔者所在的江西省会昌县也是一个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作为赣江源头,这些森林担负着重要的生态责任。本县围绕森林大做文章,重点推广毛竹林生产、油茶林改造、林下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多个农民增收项目,力求达到“森林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的“两增”目标。目前,会昌县已通过林权流转方式,整合出集中连片的千亩林地40多宗。采用林权入股或招商引资等方式,组建起12家“林”字号企业。这些企业成了促进林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

    (江西省会昌县委 肖 良)

相关链接

“走林区看林改”系列报道篇目:

①《福建屏南:林农贷款真方便》(6月8日)记者:刘惠兰 林火灿

本报评论员文章:《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6月8日)作者:刘惠兰

②《陕西省宁陕县:生态受保护 林农得实惠》(6月9日)记者:李予阳  

③《福建省邵武市:现代林业圆了农民致富梦》(6月11日)记者:刘惠兰 林火灿 

④《生态受保护 农民得实惠 产业获发展》(6月14日)记者:周斌  通讯员:杨清心

⑤《内蒙古敖汉旗:绿了沙丘 富了林农》(6月20日)记者:祝君壁 李予阳

⑥《安徽滁州:荒山披绿装 花果香满园》(6月21日)记者:刘惠兰 林火灿⑦《云南楚雄州:林改兴产业 致富靠山林》(6月22日)记者:薛志伟 常理 

⑧《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山林添新绿 富民路更宽》(6月23日)记者:刘惠兰 林火灿 

⑨《浙江省开化县:兴林创业路正宽》(7月4日)记者:周雷 周琳   

⑩《辽宁桓仁:林下产业富林农》(7月6日)记者:亢舒         

11《湖南浏阳市:青山常绿 农民增收》(8月1日)记者:刘佳 暴媛媛 

12《江西遂川县:爱林护林 林兴业旺》(8月1日)记者:刘瑾 常理

各路记者采访感言(8月11日)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