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新增财政收入的70%都用于民生工程建设
安徽铜陵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本报讯 记者白海星、通讯员张援南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伴随着《好日子》歌曲,家住安徽铜陵爱国东村的张大妈每天早晨都要来到家门口的朝阳广场跳舞健身。70多岁的张大妈从去年10月份起,每月有了120元的生活补助,加上原先老伴抚恤金200多元,日子过得比从前舒坦多了。铜陵市实施的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目前已使4100多名像张大妈这样的低收入老人改善了生活,过上了幸福晚年。

  近年来,铜陵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进“幸福铜陵”建设,不断夯实建设“幸福铜陵”的物质基础。铜陵市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通过发展铜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实施“千百亿”工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铜陵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铜陵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市民。

  近年来,铜陵市新增财政收入的70%都用于民生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实施3年来,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已从当初满足群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12项工程,扩展到今年的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乡文化体育实施建设、城乡养老托老机构建设等45项工程,总投入超过4.7亿元。今年上半年,铜陵共有60多万人次享受到政府补助7000多万元。

  推进“幸福铜陵”建设,让生活在铜陵这方土地上的城乡居民对生活环境感到满意,对创业就业的氛围感到满意。毕业于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汪勤,一直想办一家汽车贸易服务店,但苦于没有资金,迟迟没有注册公司。今年4月,铜陵市推出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举措圆了汪勤的创业梦。短短3天时间他便从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到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与汪勤同样感到在铜陵就业比较舒心的还有铜陵华兴化工公司助理工程师王晓颜,今年3月,铜陵市出台的解决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问题实施意见使她有幸成为政府团购、财政补贴,定向供应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房”的首批成员。今年与王晓颜参与申购政府首批“人才房”的还有252人。近两年来,铜陵市加大了对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除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周”和“零就业家庭援助主题日”活动外,今年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今年上半年,铜陵“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安置,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1719人。

  建设“幸福铜陵”,关键在发展。7月28日,铜陵市做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铜陵”的决定,提出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亲民感性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结合,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的同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真正使铜陵的全面小康社会达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紧密融合的更高境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