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企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解企业—
消化旧家电 回吐新资源
本报记者 谢 慧 实习生 李 响

  2007年华星回收电子废弃物10.6万台,处理量102091台;2008年回收22万台,处置209319台;2009年上半年,处理量达12万台。据了解,目前华星二期处置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0年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华星的电子废弃物处理能力可达120万台。

  8月16日,在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内,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复印机批量拆解工作,车间的另一边则有序地摆放着一排排仓储笼,用于分类盛放从废旧家电上拆解下来的材料。人工拆解是华星处理废旧家电的第一道工序,在这道工序里,要将废旧家电中的有毒有害物分隔出来,并对其他零部件进行拆解、归类。“就拿今天拆解的复印机来说吧,墨盒属于危险废弃物,必须首先拆除,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拆卸外壳、内部零件。”工作人员指着车间一角堆放的墨盒,耐心地解释说。

  在华星的拆解车间里,每一个工作台前都挂着一个醒目的提示牌,提醒工作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操作,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每一道工作程序中。

  今年7月31日,华星正式中标成为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项目惟一一家定点拆解处理企业,承担这个项目中所有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工作。“早在2002年年初,华星集团就专门成立了筹备组,参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对废旧家电回收处置项目的调研工作。2006年10月,华星正式注册了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北京废旧家电回收处置示范项目的运营。”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周徐介绍说。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2007年华星回收电子废弃物10.6万台,处理量102091台;2008年回收22万台,处置209319台;2009年上半年,处理量达12万台。据了解,目前华星二期处置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0年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华星的电子废弃物处理能力可达120万台。

  “‘以旧换新’旨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产业的发展。”周徐说,在继续扩大废旧家电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量的同时,华星将在市场上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不仅保持与家电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回收商的紧密联系,还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大专院校的合作,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7年,华星集团在中关村科技园通州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建立一期处置中心,“之所以选择如此偏僻的位置,完全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的,因为拆解电子废弃物难免会产生粉尘等污染物,远离城区就避免了对市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周徐说,持续不断地扩大对环保事业的贡献,是华星的企业理念。

  “我国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市场刚刚起步,发展尚未成熟,华星要做的是不断探索创新,让废旧家电回收处置示范项目的运营取得更大成效。”周徐表示。

  在废旧家电的处理工艺中,华星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将“电子环保”的概念贯穿于每一环节。对于钢铁、塑料、玻璃等材料,华星将其销售给享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有相关需要的生产企业,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对于分离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华星则与国家批准的危废处理企业实行长期战略绑定,将这些物质进行专业销毁。

  在冰箱、空调处置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旧冰箱、空调制冷用的氟利昂,如果释放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华星处置中心将这些物质进行冷凝回收,并存放到特殊容器中,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据了解,今年8月份,华星已经派出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以旧换新”活动的第一次培训,有关专家就“以旧换新”的工作流程、联网操作步骤等对各企业进行指导。培训结束之后,北京市有关部门还将为“以旧换新”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