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获感动 汲取力量———“中央新闻单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陈小力 廉 丹 李 丹 赵淑兰 张 衍 李红光
  参加“中央新闻单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活动的本报9名编辑记者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曹元水摄

  8月的江西井冈山和瑞金,满目青翠,充满生机。

  来自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编辑记者来到瑞金和井冈山,从8月21日起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体验之旅。到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革命圣地的辉煌历史,感受今天红色土地的新变化,体验老区人民的新生活。

  编辑记者们穿起红军服走当年红军挑粮的小道,感受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旧址,追寻革命先辈奋斗的足迹;寻访中国新闻事业的红色起点————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看看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编辑出版的《红色中华》报;深入到农村、厂矿、企业、林场、社区街道、医院、派出所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中加深对老区人民的感情,感悟新闻职业精神。

学习中体验 体验中感悟

  学习中体验、体验中感悟。从井冈山到瑞金,中央新闻单位百名编辑记者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从历史的一个个瞬间中收获感动、汲取精神力量。这是一次心灵受到震撼、作风得到锤炼、思想得到升华的过程。

  参观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听讲解、看史料,全景式回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大家深刻领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精髓。

  穿上红军服,系上武装带,红星闪耀在帽子上———编辑记者们顶着烈日,重走当年红军走过的挑粮小道,这是一次独特的井冈山精神体验式教学。从井冈山大陇镇到黄洋界,一段4.8公里的崎岖、陡峭、湿滑山路是以前红军的运粮通道。路不过半,大家都已是挥汗如雨、全身湿透,大家深深被当年红军战士的坚强与坚毅所感动。新华社记者侯晓敏说,“当年的路可没有现在好走呢,更何况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肩上还担着沉重的粮食。”大家以红军战士为榜样,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登上黄洋界哨口。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岭上开遍映山红”、“一送(里格)红军”……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以荡气回肠的红色旋律、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展现出一幅幅井冈山斗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编辑记者们更加深刻感受当年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豪情。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凤鸣被剧情感动,“我从这部歌舞剧里找到了信念和信仰的支撑点,看到了井冈山精神,对我今后的工作是一种激励。”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陈胜华教授所作的“井冈山精神报告会”声情并茂、入脑入心,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阐述了井冈山精神,“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更好地履行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已经成为编辑记者们的共识,大家表示,要把井冈山精神融入新闻实践中,不辱使命努力做好新闻工作。

  在红都瑞金,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家被“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的事迹感动。在叶坪村的红军广场、沙洲坝旧址群、二苏大旧址等地,“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编辑记者被苏区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感染,正是凭着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土地上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治国安民的伟大实践,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前,编辑记者终于回到了“老家”,这里有“红色中华报编辑委员会”,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涌进一间狭小的编辑室里仔细观看陈列的《红色中华》报。对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敬佩、对新闻事业光荣历史的自豪,增强了编辑记者对自身责任的认识……编辑记者们有同样的感受:只有亲眼去看,亲身去体验,才能体会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精神的内涵。

在深入基层体验中感受革命老区新变化

  8月24日下午,编辑记者们分成10个组,分别深入到农村、厂矿、企业、社区、林场、医院、派出所等基层一线,开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生活。

  在瑞金市九堡镇黄渡村,本报记者李丹与村民度过了难忘的2天半时间:与村民到镇上烟草收购站卖烟叶、到河边割草喂鱼、参观当地的脐橙园、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切实了解到当地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

  黄渡村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村民们在平地种水稻、种烟草,在山坡上种脐橙,烟叶是村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村民黄天华告诉记者,如果水肥合适,烤制过程中没有什么偏差的话,3亩烟叶就能赚到1万元,成为村民们主要的脱贫致富手段。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种地不用交税,还有良种补贴,烟草公司为了鼓励我们能更好地种植烟叶,还免费为我们修建水利设施,我们农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卖烟叶的路上,黄天华高兴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赵淑兰入住的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当地老乡在道路旁、空地上、院子里,都见缝插针地种着各种经济作物,有林木,有蔬菜,还有果树或花木。村民刘英元家的房前屋后不仅种有枇杷、板栗、李子等十多种果树,还种了玉米、南瓜和辣椒。

  在赣州经济开发区,编辑记者来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体验。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黄长元告诉记者,去年11月,公司在大山间投资2.5亿元开辟出一片空地,开始了一期工程建设,不到一年时间,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车间拔地而起,一期工程在8月14日相继投入试生产。编辑记者走进熔炼车间、成型车间、烧结车间,机器轰鸣,宽敞明亮的厂房,地板擦得锃亮,一座座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熔炼炉、烧结炉正在试运行。“这是个节能环保新能源项目。国内目前能够生产以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为核心产品,并生产高性能永磁风力发电机等应用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正式投产后我们今年将实现产值1亿元,力争明年产值达到15亿元的目标。”公司副总经理舒康颖自信地说。

  在林区、社区、医院和派出所,江西老区的变化让编辑记者感到振奋。“赣南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许多农村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开发区一片生机勃勃,企业里人才济济。”中国日报记者李烁激动地说。

在火热的一线生活中加深与老区群众的感情

  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编辑记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老区人民的勤劳、淳朴、善良、热情感动着大家,仅仅两天半时间里,编辑记者们与老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时刻感知新闻职业精神。

  “在文院村的日子里,与农民一同顶着烈日,在桂树地里不停地挥锄头、拔杂草,汗流浃背。此时此刻,特别理解了农民的不易和艰辛。”本报记者赵淑兰说。

  人民日报记者杨义在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铜杆车间当了两天工人,令他敬佩的是,在这个车间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抡大锤、干“粗活”。榜样的力量让编辑记者们和工人一道清理设备上的废铜渣,铁锤砸、钢钎撬,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戴着手套的手上磨出了水泡。“虽然衣服让汗水反复浸透了,可心里却是甜的。”杨义说。

  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护士长艾芳告诉记者,“上班提前到岗,而下班时间就没有点了,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虽然如此,记者却听不到一声抱怨。医护人员纷纷表示,这里是革命老区的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数是老区的群众,因此,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成为老区人民的健康守护者。

  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沈卫星主动提出在重症监护室值夜班,看到医生和护士敬业的工作,他感动地说,“当繁重的工作成为常态,没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无法支撑下来的,这次真正体会到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对白衣天使多了一份敬佩。同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这在新闻工作中同样需要。”

  在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南外派出所,晚上7点,编辑记者随副所长李泉、警官肖钰进行入户调查。李泉告诉记者,每天晚上6点后,是民警入户走访、采集住户信息、排查流动人口的时间,需要一家家耐心地了解。有些外来人口工作时间长,晚上回家晚,难免要在夜里12点左右去访问,家中无人的情况也很常见,民警不知要跑多少趟才能收回调查信息。

  “派出所民警在基层工作,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需要付出很多耐心、爱心,有时还要受一些委屈。我们今后只有多深入基层生活,多了解群众,不怕吃苦,才能写出鲜活好看的报道。”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说。

  一周的红色行程让本次活动总领队、中宣部副秘书长魏地春心情难以平静:“尽管这次江西老区行只有短短几天,却让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通过用心感悟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增强了做好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闻工作者要成为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大局、心里有群众,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走进普通群众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愿望需求,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深入基层体验让编辑记者们找到了最生动的新闻素材,了解了社情民意,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形成了共识:“要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江西老区行虽然短暂,但给每一个人留下了一份深深的老区情结。编辑记者带着思想上的收获、带着对老区人民的牵挂、带着做好新闻工作的责任再次出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