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声中的记忆
红色经典绽放无穷魅力
姜天骄

  一曲“花篮的花儿香”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是当年鲁迅文学艺术院到南泥湾慰问大生产运动中的英雄部队359旅时,表演的秧歌舞《挑花灯》中的一段。这首歌曲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了南泥湾精神,演员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扭起陕北大秧歌,让人备感亲切并产生强烈共鸣,因而当时受到过359旅战士们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民众剧团(也就是今天的宝塔区民众剧团的前身)也曾多次组织演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表演这个节目。直到今天,宝塔区民众剧团送戏下乡活动中,《南泥湾》也一直被作为保留节目,久演不衰。

  除了《南泥湾》,当时还有许许多多歌颂南泥湾精神、反映边区人民开创新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民众剧团创编的《兄妹开荒》、《南泥湾大生产》等剧目,则是以秧歌剧的形式来歌颂大生产运动,同样受到群众的喜爱。

  提起民众剧团,它的历史已经有70多年。宝塔区文化局副局长付鹏飞介绍说,在延安,毛主席最爱看民众剧团演的戏,还曾经拿出自己写《论持久战》的稿费来资助剧团建设。毛主席称赞这个剧团:“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边区的人民也亲切地称之为“咱们的剧团”。

  家住南泥湾的一位老人对民众剧团感情尤深:“我年轻时就喜欢看他们的节目,尤其是《南泥湾》和《兄妹开荒》,都是歌颂大生产运动的,大生产运动我是经历过的,他们唱出了真情实感、表现出了那种‘精神’。那时农民哪有什么娱乐活动啊!等不及他们来村里演,我就一个人走一天的路到延安的剧场里去看。坐票4毛钱,站票2毛钱,而2毛钱在当时可以买到4个馍馍吃呢。”

  这位老人说得实在。虽然在那个年代“温饱”是多数人面临的问题,但人们仍然需要和渴望精神食粮。时至今日,重温这些作品,它们的风采和魅力依旧不减当年,而且历久弥新。“为什么当时《南泥湾》一下子出名了?文艺的感召力确实很强,而优秀作品的感召力就更强。《南泥湾》一唱,对鼓舞人们革命斗争热情、凝聚人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付鹏飞这样认为。

  60年时光如梭,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东西都发生了转变。然而《南泥湾》却至今被人们动情传唱,民众剧团演出的《南泥湾》等革命剧目至今仍然受到群众欢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红色经典依然拥有着无穷的魅力,释放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