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钟华林、通讯员王云报道:今年1至6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6亿元,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33.7%;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亿元,增长19.0%。
凉山州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710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160万千瓦。矿产资源品种繁多,钒钛磁铁矿等储量丰富,稀土矿居全国第二。凉山的农业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天然、绿色特色农业的资源基础。凉山还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彝族火把节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此,凉山州提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凉山州建成世界级水电产业基地、西南重要的钒钛钢稀土有色金属基地、四川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西部阳光旅游目的地。
在资源开发上,凉山州实施资源本地化发展战略,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依托钒钛磁铁矿的资源优势,凉山州与攀钢集团合作,投资171亿元在西昌兴建年产500万吨的钒钛钢铁生产基地,计划用2年至3年的时间建成投产。此外,云铜凉山矿业10万吨阳极铜、2万吨镍、康西铜业10万吨电解铜项目、豫光金铅1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正加快推进。
水电建设方面,溪洛渡电站是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目前大坝工程项目全面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整个工程将于2015年竣工。锦屏一级电站、二级电站等项目也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农产品开发方面,凉山州的食品药品加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烟草业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带动了全州马铃薯、蚕桑、特色水果等向连片种植集中、向大户集中,促进了反季节蔬菜、石榴、苹果等特色产品的基地建设。依托特色农业产品,凉山已建成100万吨马铃薯、3万吨苦荞麦、1万吨石榴浓缩汁等一批龙头产业化项目。去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50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凉山州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从2003年起,凉山州将对贫困户的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的改造作为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坚持每年改造5000户。2012年凉山将基本完成“三房”改造工程,届时,101.25万贫困群众将全部搬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