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汽车天地·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发现
菲亚特“重返”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张 雅

  7月6日,广汽集团和菲亚特集团在意大利罗马签署设立50:50合资企业的基础协议,合资企业将在中国长沙生产轿车和发动机,首款车型为linea轿车。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一期生产能力为年产轿车14万辆,发动机22万台。工厂产能将逐步增加到年产轿车25万辆,发动机30万台,合资公司将在湖南长沙注册和建设,新工厂总投资超过4亿欧元。

  这也是自去年8月菲亚特在中国市场引入三款进口新车并宣布重返中国市场后,所走出的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步。

  回过头来看,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经历可以说是十分坎坷。

  1999年开始与南京汽车集团合资,历经8年双方因各种原因在2007年彻底分开。而在这期间,双方合资的车型年销量仅有几万辆,甚至还不到上海大众等合资企业的十分之一。

  可就在菲亚特和南汽并不算顺利的几年合作中,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之后国内的汽车市场就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让人遗憾的是,菲亚特却错过了这段最好的发展时期,到最后只有黯然离开。

  面对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菲亚特的不甘心是肯定的,而再次进入这个市场也是一直在计划中的事情。

  从南京菲亚特退出后,菲亚特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合作伙伴。

  与广汽集团合作项目的最后敲定给菲亚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对于双方也是个双赢的结果。广汽能够从菲亚特获得中高档车型的技术支持,应用在自主品牌的开发上;而菲亚特则希望通过广汽再次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

  事实上,菲亚特本身也是家颇为传奇的汽车企业,短短几年间从巨亏企业转变成收购克莱斯勒并且计划要重组通用欧洲业务的有竞争力的企业,菲亚特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而在中国市场,由于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菲亚特要面临的考验很多。经销商网络就是菲亚特重返中国市场后将要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在南京菲亚特合作终止后,其旗下100多家经销商大部分自寻出路。目前,菲亚特在中国的经销商仅有20多家,分布在十几个省区市。而除了销售网络的不健全,提升品牌认知度也是菲亚特急需做的工作。

  之前与南汽的合作,由于双方理念的差异导致了问题的产生,从而使得合资公司的业绩也日渐下滑。

  如今,时过境迁。站在新的起点上,菲亚特带来了新的合作理念。在与广汽的谈判中,菲亚特表现了足够的诚意。在合资公司的框架中,不仅包括了整车项目、发动机国产化,对广汽自主品牌的技术和平台支持也成为菲亚特与广汽全面合作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原定于广州番禺的合资公司地址也迁往了湖南长沙的星沙地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