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郭耕,一位专门从事自然保护教育的科普工作者。22年前,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毕业的郭耕毅然放弃所学专业,进入正在筹建的北京濒危动物中心,专心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多年来,他进校园、办演讲,一直致力于宣传环保、宣传动物保护、宣传科普知识,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普作家”称号。
1983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毕业后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工作。1987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放弃了所学专业和经商生涯,进入正在筹建的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改行从事动物保护工作。
弃商转向动物保护,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从小就喜欢动物,对这个新事业乐此不疲。此后20多年,通过长期的动物保护实践与环保志愿活动,多方面地与国内外从事自然保护的业内人士合作交往,加上对祖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社会、环境状况的深切关注,使我成为一名科普工作者。
1993年到1994年,我参加了中美合作“绿尾虹雉繁殖研究”课题,负责野外考察部分,几次赴秦岭、岷山等地与中外专家合作,进行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等的野外考察。通过野外考察,我领悟到,大自然本身十分和谐美丽。我逐渐认识到,保护动物不是把动物关在笼子里,大自然才是一切动物真正的天堂。
1994年,我创立了濒危动物中心的动物保护教育基地,通过生态旅游、动物认养进行环保宣传。这期间,我在东北林业大学函授学习了动物学专业,如饥似渴地吸收野生动物知识。我还有幸赴爱尔兰都柏林动物园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回国后写出了我的第一本著作《世界猿猴一览》。
1998年,我调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工作。在麋鹿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科普教育。我创意建造了环保格言椅、绿色地球迷宫、触觉听觉游戏、湿地文化长廊、十二生肖科学人文雕塑等科普设施和科普项目,还为青少年编写了“自然保护誓言”、“湿地礼赞”、“环保拍手歌”等作品及一些环保戏剧、环保游戏。利用冬夏令营、春秋游和“爱科学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和生态旅游,使麋鹿苑不仅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功能,而且具备了趣味盎然的户外环境教育的条件。近年来,我不仅在媒体上做系列讲演,还常在校园进行科普讲座。
非常幸运,我所从事的工作正是我的快乐所在,更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我常说,如果一个人的职业能与他的意趣相投,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人生。我能为国家的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事业发挥才智,贡献一份力量,何乐而不为?热爱祖国,也包括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大好河山,就要珍爱我们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本报记者 徐晓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