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以坚持手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而著称的三全食品,其自动化程度也绝不逊色。一团团肉馅从配料到搅拌再到“下放”在流水线上的一张张饺子皮上,都由机器自动完成,工人们所要做的只是轻轻将饺子皮合拢捏起,一盘盘新鲜出炉的饺子便被送进了急速冷冻装置,在几分钟后变成了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三全速冻饺子。
从仓库的全自动化管理到整个集团的数据共享,三全的信息化建设足以体现“两化融合”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意义。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所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两化融合”能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等各个方面,提升消费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消费品工业真正走上企稳回升的道路。
政府推动 企业担当重任
在“两化融合”中,消费品工业企业是主体。决策要由企业来完成,贯彻执行要由企业来实施,真正的评价主体也是企业。
“使用固定电话时,要接电话,你就必须在家里守着电话,但如果换成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电话。此时,你才是被服务的主体。”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王海军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海尔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转变,即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随着这一转变的成功,企业开始真正成为信息化服务的主体。
这一主体地位清晰地体现在海尔目前的信息化思路上。通过虚拟的产品网站来影响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再通过研发、制造、销售等有形的网络,真正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虚网”和“实网”的结合有赖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这一系统既能实现信息共享,又能将与客户需求相关的流程进行有效的协同和提升。
如同海尔一样,在消费品工业里涌现出来的各个企业,都有着自己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化经验。这一点正如杨学山所总结的,企业才是“两化融合”的主体,要担当起推进“两化融合”的重任。“各个企业基础条件不一样,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要实事求是地不断提升能力,有序、有规划地一步一步朝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迈进,实现自己的战略转型。”
以海尔为代表的大型消费品企业已经由“单向应用”到“集成应用”,走上了整体信息化之路,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经营管理的整体信息化。与之相比,大多数中小型消费品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还停留在网上查询、发布信息以及简单的生产自动化等初级阶段。因此,有关人士表示,要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差距,提升整个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在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的“两化融合”中,由政府、行业协会和IT服务企业一起形成合力十分必要。
细分行业 完善信息服务
从轻工行业到纺织行业,从食品行业到医药行业,消费品工业行业众多。其“两化融合”也要根据各个细分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分行业推进。
“我们的生产基地服装面料染色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提升了服装产品的数据管理、设计、排料、放码、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的管理水平。”北京铜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为民如此评价自己的CAPP系统。而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本保科则强调在采购环节,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实行原料基地的信息化管理,对备案养殖场的饲料采购、防疫程序、饲养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的好处。
在全国消费品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交流会上,各个企业的典型经验不尽相同,这不仅源于每个企业基础条件和发展目标的不同,更因为消费品工业包含了众多细分行业。因此,交流会同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里,重点选取了轻工、纺织、医药和食品4个细分行业,提出了不同的发展任务。
比如,在轻工行业的众多细分行业中,家电行业要重点推进家电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数字化、协同化,促进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和高端化;造纸行业要重点推广应用节能控制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研发造纸装备的嵌入式系统,加快大型造纸装备的数字化步伐;陶瓷行业要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多样化;日用化工等行业要重点推广应用连续生产的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缝制机械行业则要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控制技术,着力开发高效、节能缝制设备,增强缝制设备的使用功能。
通过根据各个细分行业特点来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将分行业有的放矢地推进。杨学山表示,到2015年,通过“两化融合”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品工业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品种质量、自主品牌建设水平以及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