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数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泽州
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本报实习生 金百合

  山西省泽州县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2005年仅煤炭提供的税收就占全部税收的77.6%。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煤炭产业的起伏,使泽州县始终如履薄冰。近几年来,泽州县痛定思痛,下决心进行全面战略转型,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使县域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泽州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出路在煤。他们提出了“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一矿办一企,百矿兴百业”的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煤炭企业投资新项目,兴办新产业。按照“做强煤炭产业、延伸化工电力、提升冶炼铸造、发展加工旅游”的发展规划,泽州县全力培育煤炭、钢铁、铸造、煤化工、电力、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八大产业,努力把泽州建设成为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型发展的实践,使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质量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第一,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5.85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7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517元。煤炭产业提供税收比重由2005年的77.6%下降为68.4%,减少9.2个百分点。

  第二,初步构建了新型工业体系。全县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开始减弱,钢铁工业规模壮大,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电力工业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冶炼————铸造————机加工————装备制造业”、“煤炭————新型化工系列产品”、“煤炭———电力———新材料”三个产业链条。

  第三,大大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向集约、数量向质量、传统向科技的转变。全县煤矿由300余座减少到60座,而总产量由1200万吨提升到1722万吨;冶铸企业由300余家减少至100家,而生产规模却达到了50万吨棒材、50万吨线材、240万吨生铁、138万吨中厚板材、70万吨铸件、20万吨汽车配件;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煤化工产品从无到有,形成了100万吨大颗 粒尿素、6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规模;新型建材企业发展到16家,形成了年产5亿块新型墙体砖、10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生产规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9.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3%,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全县GDP的7.08%。

  第四,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2008年底,全县单位GDP能耗2.7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6%;全县二氧化硫、COD排放量逐年减少。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