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之二
“我家这套80平方米的新房,请了8个工匠,花了2个月时间盖起来,大约花了2万元工钱。”
在遵义县、桐梓县农村,经常可以见到建造房屋的热闹场面。工地旁堆放着水泥、砖、钢筋、青瓦片、沙子、石头等建筑材料,拉沙石的车不时在村里穿梭往来。危房改造拉动了当地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遵义县建设局村管站站长何朝剑说,2007年至2008年,遵义县启动了村庄整治工程,带动了建材、运输、劳务等10余个产业的发展,仅钢筋的需求就达到2000吨。
他表示,这次危房改造对当地钢材、建材等产业的发展应该大有促进。
王玲一家是桐梓县娄山关镇娄山村确定的危改户,拿到了1.5万元的政府补贴后,她盖起这座一共花了8万元的小楼。站在她家这座二层小楼前,王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水泥20吨,每吨300元,花去6000元;买砖2万块,每块2角5分钱,大约5000元;买钢筋和预制板共用去4000多元;瓦片每平方米24元,我家一共120多平方米,花了4000多元,另外还买了一些沙子和石头。
房屋的大规模修建还带活了农村劳务市场,使农民增收有了新途径。王玲说:“我家这套80平方米的新房,请了8个工匠,花了2个月时间盖起来,大约花了2万元工钱。”她说,工匠的工资占建房花费四分之一。
村民于胜妍趁农闲到“五保户”集中安置点工地上打工。我们遇见她时,她正在工地上拉沙子。“原来农闲时就在家里待着,危房改造后招人的施工队多起来了,我干拉沙子这类活,一天能赚40元,”于胜妍说,“那些有专门手艺的建筑工一天能挣100元工钱呢。”
桐梓县建设局装饰质检所所长穆永前告诉我们,黔北民居的外部装饰需要专门的涂料和装饰装修手法。建筑工人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培训才能保证建筑质量。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后,建筑工纷纷参加技术培训。“一些技术精湛、手艺过硬的师傅很受农户们欢迎,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穆永前说。
建筑、装修市场的火爆也给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了返乡就业甚至是返乡创业的机会。遵义县建设局局长邓仁刚介绍,自去年以来,遵义县共有1000多位返乡农民工和当地农民接受了建造房屋的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