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崔学选走完了他54岁的人生旅程,带着他对北川地震灾区不尽的挂念,永远地离开了。
2008年5月27日,正在北京出差的崔学选深夜接到电话,“立即赶赴绵阳!”第二天,他从北京转道济南直飞绵阳。
时任山东省潍坊市建设局局长的崔学选,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使他成为支援灾区的合适人选。
潍坊市负责对口支援桂溪和贯岭两个乡。这里地质情况复杂、余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不断,后勤保障薄弱,施工困难。为加快工程进度,崔学选决定除通讯保障人员外,指挥部人员全部分赴18处援建点现场办公。崔学选冒着频发的余震、塌方和泥石流等险情,走村串户深入调研。在桂溪的80个日日夜夜里,崔学选经常工作至凌晨一两点,有时通宵达旦,一夜不眠。在他的带领下,潍坊援建人员在桂溪乡共计建设板房3369套,学校3所,还有一批生活配套设施。
“工作中非常严厉,生活中很是随和”,这是潍坊援建人员对崔学选的普遍评价。当时在援建点负责工程监理的安晓云告诉记者,有一次,崔学选发现几个窗户有点变形,当即责令退回发货单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所有援建人员都明白,工程质量必须100%合格,不容许任何瑕疵。
临时安置阶段过后,是更为艰巨的三年援建。大伙儿都劝过度劳累的崔学选回去休息一阵。崔学选却选择了留下来。2008年7月3日,他被任命为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
北川新县城建设世人瞩目。为了早一点开工建设,崔学选带领小组人员提前介入,对原北川县城公共基础设施、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认真摸底,并多次与绵阳及北川有关部门座谈沟通。同时,崔学选在县城生态、环保、文化、总体规模建设、单体建设、抗震性、城市绿化、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带领小组成员拟订了新县城建设方案。规划方案中,羌族文化的挖掘保护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正当为新县城的规划建设奔波忙碌时,崔学选开始出现腹胀、腹痛,但他一直坚持工作。有一次被送往绵阳市中心医院,才打了4天吊针,崔学选就逼着驾驶员办理了出院手续,继续奔忙于新县城的前期规划建设。直到9月6日,他再一次病倒,被诊断为癌症晚期。
在病床上,崔学选依然对北川的建设念念不忘。他多次对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我很快会好的,好了以后,我还得回去,和你们一起建设新县城。”当年受救助的6名孤儿中的汪华,带着全家六姐弟的一片真情,带着家乡的枇杷和玉米,专程来潍坊看望他们亲爱的崔伯伯。见到灾区来的亲人,崔学选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他细细地问起灾区的人和事。大家明白,崔学选还惦记着北川的群众,惦记着北川的重建工作。
崔学选去世后,汪华又来到了潍坊。站在崔学选的遗体前,汪华和崔学选的女儿崔彤紧紧拥抱,两个姑娘哭得像一对泪人。那些日子,汪华的泪水擦也擦不干,她说:“我们姐弟六人会永远记着崔伯伯。”山东省援川前线总指挥徐振溪说,“他的去世是我们援川队伍的巨大损失,我们非常难过。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崔学选的夙愿完成好,把‘再造一个新北川’的任务完成好,让崔学选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