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科技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访感言
为了大地的丰收
韩 霁

  夏粮将首次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6年增产!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走过的粮食自给之路告诉世人:中国人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人多地少,这样的现实条件使中国的粮食增产只能靠提高单产来实现。实践证明,中国人“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书写了令世界惊叹的“传奇”。以单产提高幅度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例———与解放初相比,种植面积增加10%左右,总产提高7倍多。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古老的土地被一次次唤醒,不断创造着奇迹……

  单产的增加离不开品种的改良。高秆改矮秆、常规改杂交、三交改单交……每次品种选育上的突破,都带动粮食产量实现飞跃。不但吃饱,还要吃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成为农业育种科技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小麦品种有60多个,获得推广的多达300多个品种。小麦的种植特点决定了一个品种在生产中应用2至3年后,由于飞花、机械耕作等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品种混杂,使品种发生退化,优势减弱,必须以新品种替代,这就要求得有优质新品种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应用于农业生产。而正是一代一代的新品种,支撑着我国小麦整体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然而,每个新品种的“孕育”都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过程。育成一个品种最少也要5年,而这只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样品”,到用于生产还要走很长的路————必须通过最少为期两年的区域试验,才相当于获得了“出厂合格证。这样算下来,培育一个能在生产中推广的小麦品种,最短也得7年。然而,并不是每个经过7年甚至更长时间“孕育”的品种都能得到推广,我们国家每年都有100多个品种获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能得到应用。

  不仅如此,育种创新还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毕竟7年或者更长时间后,会不会有新的虫害发生?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诸如此类预料之外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育种专家还要有一定预见性和相关知识,以及对农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否则,耗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创制的品种,还没问世就失去了生命力。

  育种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很多人的连续付出。育种团队稳定才能有成果,如果有人中途退出,研发就会中断;如果中断后再重新开始,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成功来之不易,付出就有价值。正是一代又一代育种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为我国粮食品种优中选优、不断更新改进提供了可能,才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旺盛的活力。

  我们为袁隆平、李振声等为中国粮食生产做出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喝彩,也为科技战线上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作者感动。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广袤的麦田里处处留下他们守望的身影!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