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陶瓷工艺品生产企业,德化宏晟陶瓷有限公司的高温陶瓷工艺已有百年历史,曾是当地规模最大、行销地区最广、销量最大的陶瓷艺术产品。
近年来,“鼎晟艺瓷”在继承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大胆进行配方创新与工艺改革,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自主研发生产出窑变多彩结晶釉、冰裂釉等国内领先的陶瓷工艺产品,受到市场的积极反映和业内的广泛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宏晟陶瓷有限公司迅速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一手抓产品提升,一手抓品牌经营,主动投产工艺难、材质贵、瓷质美的高温红釉瓷及高档日用陶瓷,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近9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8%。
左手传统产业,右手现代工艺。“鼎晟艺瓷”在两个领域里成功实现了转型。但是,转型绝非一朝能成,创新也非一蹴而就。目前,国内很多传统陶瓷企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选择哪一条路,用怎样的态度去走,“鼎晟艺瓷”的做法值得借鉴。
技艺创新
为艺瓷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窑变晶花釉技术的成功研发,开启了德化工艺陶瓷的“多彩”时代,也成为陶瓷企业开拓市场的一大“发动机”
“是技艺创新为‘鼎晟艺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德化宏晟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志勤看来,陶瓷工艺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只有通过技艺创新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在市场上发挥竞争优势。
2003年,做西洋工艺陶瓷起家的苏志勤发现,出口欧美的西洋陶瓷产量大、产值低,在国外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压力逐步加大。为了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苏志勤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内工艺礼品瓷市场。
2003年到2005年,宏晟陶瓷有限公司以经营工艺彩画陶瓷为主,采用的是人工彩绘技艺,就是在各种瓷器的表面上加工描绘,点金加粉。由于工艺彩画是以单一素彩为主,工艺简单,色调单一,许多工艺陶瓷在材质和样式上几近雷同,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苏志勤很快意识到了只有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出独特的新产品,才能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工艺产品是一次性消费品,更新换代快,在市场需求已经饱和的时候,如果我们依然墨守成规,不思考,不敢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那么平庸的产品将使公司走进市场死角。”
2005年底,苏志勤在一次陶瓷展会上看到了一件结晶釉产品,华美的色彩及多姿的工艺造型在让苏志勤心动不已的同时,也让他从中受到了启发。回来后,他开始潜心研究釉药配方,大胆进行配方与烧成技术改革。刚开始做的时候,由于釉水配方不准确和温度把握不当等原因,成品颜色少、花样单调。在与技术人员反复分析对比,通过数十次的失败与总结后,苏志勤成功研制了窑变釉,其中包括中温窑变釉以及窑变多彩晶花釉等系列产品。
“所谓窑变釉,就是通过在釉料中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以可控制的色彩色泽,产生不可控制的流动花纹,达到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苏志勤介绍说,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艺术釉装饰,呈现出多变的晶花造型,同一个造型的产品也绝不雷同,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窑变晶花釉技术的成功研发,开启了德化工艺陶瓷的“多彩”时代,也成为陶瓷企业开拓市场的一大“发动机”。
“技艺创新除了在制作工艺上讲究精益求精,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外,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设计及品牌塑造上进行优化与拓展,有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苏志勤认为,陶瓷工艺品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应该发挥它的这种优势。
“继承传统的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吸收传统精华并有机融入现代生活中,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题材才能更广泛,创意更深刻,在造型、釉艺装饰上才能有所突破。”苏志勤说,推陈出新已成为传统工艺陶瓷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公司每年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经费超过60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8%。目前,“鼎晟艺瓷”每年都能推出2000多款新品种来满足市场需求。
机制创新
企业永葆活力之源
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机制的竞争,只有机制活、机制科学,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才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激发创新力和竞争力
企业成长过程中,是“做大做强”,还是“做强做大”,一字顺序之差,反映了管理战略思想的变化。苏志勤认为,前者从规模出发,急于求成,容易导致管理跟不上;后者是精益求精,稳扎稳打,往往胜券在握。基于这样的认识,苏志勤把企业的机制创新放在首位,不断进行内部机制的变革创新,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机制的竞争,只有机制活、机制科学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激发创新力和竞争力。”苏志勤说,完善的机制是企业永葆发展活力的源泉,宏晟陶瓷在成立之初便在管理机制及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宏晟陶瓷有限公司以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有利于高效实用为原则,推进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了一条高效、有序、和谐的内敛型的管理模式。打造执行力,用制度保证执行,用执行保证结果,是宏晟陶瓷有限公司管理机制的一大亮点。
在该公司,所有新职工都必须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工艺培训,这项制度被常年累月地坚持下来,成为“鼎晟艺瓷”独特的管理文化。通过军事化的培训,使员工具备了优秀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服从大局,服从指挥,以忠诚的心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和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我们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质量、成本及内部考核分析会,对每个部门工作质量和考核指标进行一次考评,使各部门之间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内部管理更趋规范化和法制化。同时,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实施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苏志勤说。
其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否被充分调动,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激励机制。”苏志勤说,在这个问题上,公司采取“双管齐下,以奖为主”的激励形式,一方面强调严格考核,末位淘汰,让每一个员工肩上有担子,有压力,有危机感;另一方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重奖重罚,泾渭分明。公司在新品研发部门之间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了新品研发质量管理制度,对新品研发进行全程监管,尤其对工艺、质量、稳定性的监管。与此同时,采用“内部提拔”的用人方法,把职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公司管理层中85%是从内部提拔上来的,大大激发了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据了解,公司创办以来,管理人员的流失率为零,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和拥护。
理念创新
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以文化带动产业转型,通过文化创意嫁接现代陶瓷技术,使传统工艺陶瓷产业由低端密集型传统产业逐步迈向高端科技型文化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苏志勤看来,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给予了工艺陶瓷深厚的文化积淀,工艺陶瓷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将这种积淀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核心竞争力。2007年,“鼎晟艺瓷”摆脱传统陶瓷工艺的束缚,以文化带动产业转型,通过文化创意嫁接现代陶瓷技术,使传统工艺陶瓷产业由低端密集型传统产业逐步迈向高端科技型文化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苏志勤告诉记者,“鼎晟艺瓷”的理念创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嫁接现代工艺;二是走品牌经营发展之路;三是走绿色陶瓷之路,实现可循环可持续发展。
在宏晟陶瓷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几尊刻有牡丹、长城等造型的陶瓷影雕花瓶引起记者的注意。苏志勤告诉记者,2007年初,他在研究高温红釉综合装饰的同时,发现中国传统石板影雕艺术具有挖掘和创新的潜力和空间,于是他萌发了将传统石板影雕技术引入工艺陶瓷制作的想法。
经过一年的仔细研究,苏志勤不仅成功研发了陶瓷影雕的制作工艺,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中国书法等元素有机地融入了陶瓷影雕造型中,增强了产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根植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工艺陶瓷,因其独特的设计造型、创新的理念和工艺,一投放市场,即受到需求者的喜爱和行家的关注。2007年,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评选中,其影雕作品《天地方圆》荣获金奖。
长久以来,由于工艺陶瓷的制作配方无法申请专利,造成了市场上仿制品多,竞争无序。再加上很多陶瓷企业“只重视生孩子,不重视取名字”,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导致了工艺陶瓷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2005年在美国商场一次偶然的发现,让苏志勤意识到了品牌对于工艺陶瓷进行升级发展的重要性————“在美国,一件中国生产的陶瓷花瓶如果卖2美元的话,西班牙产的同样产品因为拥有品牌优势,价格却可以卖到100美元。”“小产品要占领大市场,塑造自有品牌是关键。”2006年,宏晟陶瓷有限公司注册了“鼎晟红”品牌,生产“鼎晟艺瓷”系列产品,开始走品牌经营路子,逐步实现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变。
“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科技创新、外贸出口、品牌打造、版权保护等方面来扶持和促进陶瓷企业的发展。”苏志勤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鼎晟艺瓷”通过自有品牌的推广促使企业经营呈现增长态势,以最快速度抢占国内高端礼品瓷市场份额,帮助企业实现内外贸结合发展。
与此同时,为推动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宏晟陶瓷有限公司主动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记者注意到,在公司的厂区里,办公室与生产车间的距离非常近。究其原因,一是为了节约土地,再就是为了表明企业对自己环保的信心。
“陶瓷企业的污染之一是车间粉尘,如果粉尘处理不好,最先受污染的是企业自己。”苏志勤说。
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循环持续发展,宏晟陶瓷有限公司至今已投入700多万元进行窑炉改造,烧成窑炉燃料首批采用环保清洁能源天然气代替柴油,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采用铁钛含量较高的材料、低档瓷土和次生黏土作为主要原材料,对产品外观装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成功研制出了“鼎晟艺瓷”系列高档陶瓷。由于新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外观新颖美观,市场售价比普通陶瓷工艺品高出1至2倍,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