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记者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内看到,3万册定期更换流动的图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借书、阅读、电子阅读、查询等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井然有序。余新镇是一个只有5万人的小镇,过去只有一个简陋的镇文化站图书馆。去年,宽敞明亮的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建成后,这里成了市民工作之余的好去处。目前,余新分馆日流量达到近400人次,外借图书册次近15万余册,甚至超过了个别县级图书馆的指标数。
在嘉兴市,像余新分馆这样的图书馆分馆已建立了20多个。
2007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向城乡人民提供优质、免费、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嘉兴市开始着力探索构建以“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资源共享 消除城乡差别
嘉兴图书馆馆长章明丽说,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嘉兴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任务主要由乡镇图书馆承担。但由于缺少经费保障,资源匮乏,人员不稳,无法有效地承载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为了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嘉兴市开始建立市图书馆乡镇分馆。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城乡图书馆之间一卡通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由于图书在系统内的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图书还到哪里,系统自动把馆藏地点更改,就在当地上架继续流通。这种传统文献服务与数字信息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保障了农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
目前,嘉兴市已经建成的22个乡镇图书分馆累计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藏书61.6万册,报刊杂志5067种,书架1892个,电脑417台。各图书分馆开放时间一般为早上9点至晚上8点,累计到馆读者120万人次。
三级投入 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副教授李超平说,三级投入、集中管理、整体规划,是嘉兴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级投入”,就是在市级范围内,总分馆体系中的乡镇分馆建设和运营保障由市、区、乡镇3级政府共同投入,三级政府财政投入的乡镇图书馆运营经费,由作为总馆的市图书馆集中支配使用。每新建一个乡镇分馆,所需费用由市、区、乡镇3级财政均摊,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齐。在乡镇分馆建成进入正常运营阶段后,市、区、乡镇3级政府财政每年还将分别投入10万元,用于保障分馆的正常运营。
李超平认为,“三级投入”明确了图书馆建设的责任归属,并且固化了每一级政府相应的责任,分散了基层图书馆建设的财政压力。市馆的“集中管理”,保证了业务开展的专业性。
记者在2007年嘉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看到,嘉兴市对分馆建设提出了统一标准:馆舍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具备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电子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等功能,藏书不少于3万册,报刊不少于300种,阅览座位不少于80个,配备空调、远程监控等设备,在职职工4人以上。
规模较大的乡镇分馆还应设立培训、讲座、展览及少儿阅览等区域。
“图书馆不能成为藏书馆,只有让公共文化为所有人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章明丽说。
凭借着广覆盖的优势,嘉兴市城乡的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文献资源的基础上,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目前,嘉兴市图书馆总馆的“南湖大讲堂”已经成为嘉兴知名的品牌文化活动;总馆每年至少策划组织一次所有分馆参与的区域性读者活动,分馆每年至少独立组织一次读者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服务,让乡镇分馆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外基地;网络平台实现了总分馆体系内的网上参考咨询。总分馆体系内的所有图书馆实现“五免费”———免费办证、免费借阅、免费查询、免费上局域网、免费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