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农村·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一名机手都能找到在家的感觉”———河南省巩义市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金牌”服务
本报记者 王 伟 通讯员 贺保良

  6月5日中午,骄阳似火,一台来自内蒙古的收割机因故障“瘫”在了河南巩义市鲁庄镇苏家庄村北的田里,机手杜守学急得满头是汗。到此巡查的巩义市农机应急服务队队长邵万松带着3个队员顶着烈日立即赶到现场,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修理和调试,这台收割机器就又重新“上岗”了。

  这只是巩义市服务农业跨区大“会战”的侧影。巩义市负责农业的领导刘振修告诉记者,巩义可机收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85%以上,90%以上的农户收麦靠农机,今年参与“三夏”作业的收割机达600台以上,其中30%以上属于跨区作业。

  “跨区作业的农机都是给作业地服务的,作业地应该给他们提供切切实实的服务,让每一名机手都能找到在家的感觉。”刘振修说,“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外地农机找“亲戚”

  在“三夏”开始前,巩义动员全市各镇(街道)多方收集机车需求情况,提前对外发布本地的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巩义农机局办公室王主任告诉记者,经过长期合作,山西、陕西等周边省,焦作、开封邻近市的农机,都与巩义的一些镇村建立友好关系。

  记者走进了该市回郭镇清西村,村委会办公楼里,一多半的办公室里,都住上了外来的农机手。来自洛阳的农机手曲有全告诉记者,他们到这里干活,清西村委会出面负责给他们协调,统一作业时间,统一作业价格,统一结算,还给机手安排食宿。机器只要停到村委会大院,就有专人负责看管,很安全。“啥事也不用操心,机手只管开好收割机就行,我是第5年到这里了,”他说。

  这里的村民为什么对机手这么“亲”?清西一组村民张学旺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他说:“我们这里,原先收、种得要1—2个月,现在用农机只用5—7天,这样劳动力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工副业。收割机干活越快,给我们腾出来的时间就越多。”

  巩义农机局局长祖孟修对记者说:“五黄六月收麦季节抢收、抢种、抢入仓,是一年当中最忙的,引进外地机车到巩义进行机械化作业很有必要。”他进一步解释到:“这样既可以加快收麦进度,做到颗粒入仓,还可以平抑作业价格,给群众带来实惠。”

  随行的巩义农机局副局长冯晓辉说,巩义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已经达到12个,有的还主动联系了当地农机经销企业,为跨区作业的农机做好配件供应。

开辟“绿色通道”

  外出跨区作业的机手人生地不熟,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纠纷,这时政府部门如何做好工作很关键。

  为了维护外地机主的正当权益,确保全市小麦机收正常秩序,巩义成立了“三夏跨区服务网点”,抽调专人在沿310国道和县界主要通道处,设立了10余处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保障机车合理有序流动,对前来巩义市收割小麦的收割机或过境机车提供免费茶水、常用药品、作业价格咨询、指引作业线路、联系机械维修和零配件供应、协调供油等方面服务。

  祖局长告诉记者,前些天夜里10点多钟,来自山西的几台收割机由于与北临的温县签订有小麦作业合同,需从巩义经过,一些群众强行拦截要求必须在当地进行收割,双方僵持不下。无奈之中,领机人拨打了跨区作业值班电话求助。得知情况后,他立即赶赴现场,对当地群众进行了耐心解释,还协调其他收割机进行作业,从而使外地机车顺利过境。

  “我们这里的石油公司对跨区作业的农机也很支持,24小时值班,每台外来收割机都能及时、足量加上油,”刘振修说。

提供应急服务

  “今年,我们整合了全市的农机维修技术力量,各镇(街道)都有技术人员巡逻,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安全宣传,还提供我市机车配件及维修服务,帮助机手及时处理技术难题,”祖孟修告诉记者。

  要是技术人员走不到的地方有事怎么办?记者问。

  “我们还发放了1000多份便民服务卡,开通了热线电话,全日制工作,节假日不休息,积极为机手提供服务,及时受理举报投诉,”祖孟修告诉记者。

  “6月2日晚,我们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正在回郭镇柴沟村作业的一南阳收割机,由于变速箱齿轮持续作业损坏,需要更换配件,机手、群众都很着急。值班人员详细询问其作业地点及配件型号后,应急服务队的白玉林、崔改良等同志,在市区一家一家地敲农机配件店的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件并为其垫资购置,一路询问将配件送到了作业地点,协助机手调试,直到机器正常作业后才返回。

  冯晓辉副局长说:“当时,群众说了一句话,农机服务真是到家了,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同志再累,都已经知足了。”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