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林区看林改 ⑧安徽黄山市黄山区:
山林添新绿 富民路更宽
本报记者 刘惠兰 林火灿

  “作为景区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典型,黄山最大的成效和启示是生态也富民。”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林业局局长李雷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山更绿了,民更富了,景区更美了。现在黄山区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年人均达到2183元,占年人均收入的40%以上,比林改前增加了3倍。”

上岭村的八妹土菜馆

  沿蜿蜒的山路西行,在一片浓密的山林掩映中,有一处青瓦白墙的房舍,屋顶有一醒目招牌:八妹土菜馆。这里是通向黄山西大门的必经之路,从这里遥望,可以看到云雾间的黄山主峰。

  八妹名叫周菊花,焦村镇上岭村村民。林改后,她和丈夫承包了房后这片山林,除了管山护林,其余时间,夫妇俩就经营这个土菜馆,他们也称之为“农家乐”。

  八妹土菜馆的菜,“土”来自原汁原味,很有山野特色。周菊花说,菜肴的原料基本都是她就地取材,她说,你一吃就知道,这些土菜的香味可跟在城市吃的不一样呢!    

  周菊花说,等黄山西门开放,游客再多些,他们还要将农家乐扩建,增加客房数量。

  李雷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保护了良好的森林生态,还给农民开拓了一条可持续增收的路子。近几年来,黄山区森林旅游、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产值达到了2.3亿元,其中,仅各乡村森林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就达到了0.7亿元。汤口镇山岔村开发的翡翠谷旅游景区,是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2008年景点门票收入已达1400万元。

造林大户的“致富经”

  据了解,围绕着黄山12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周边有5个乡镇的72万亩林区。林改对集体山林确权到户后,农民积极性高涨,纷纷造林,全区新增造林面积3.2万亩,森林蓄积量和林分质量大幅提升。 

  焦村镇山河村上街组村民林卫兵,过去在外承包建筑工程,林改后他返乡造林,在自家150多亩林地的基础上,又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300多亩林地,现在已是镇上颇有名气的造林大户了。

  他说,林改后“谁栽树、谁受益”,投资林业一定有不错的收益。他拿出以前承包工程的积蓄,投入了10万元用于造林和抚育。为了方便木材运输,他又以林权证抵押贷款,投了近20万元修了5公里的山路。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经营的500多亩林地的总投入将近60万元,估计还得要过六七年才能产生效益。“虽然林业投资的周期比较长,但风险不高,而且有了林权证,有钱我就敢往里投。”林卫兵说。

梅春风的“翠微茶园”

  为了提高林地效益,他在当地林业站的帮助指导下,按照“适地适树、以林养林”原则,在杉木间套种了毛竹,现在毛竹长势良好,每年光挖弃笋就有2万元的收入。现在,林卫兵还雇用了一些农民工,对林地精心抚育和管理。“再过几年,我的林地就成聚宝盆了。”林卫兵说。

  在黄山区焦村镇陈村一处海拔800多米的山上,有片200多亩村集体的茶园。“我承包的时候,因地势较高,交通不便,这片茶园到处是灌木杂草,基本上属于荒山荒田。”村民梅春风说。2005年,有着多年茶园管理经验的梅春风以30年的周期跟村委会签订协议,承包了这片茶园。可他心里仍然很不踏实。

  去年,梅春风拿到了这片茶园的产权证明林权证。这下,梅春风“吃了定心丸”。他开始舍得花钱对茶园投入,通过深挖、修剪、施肥,去年光在茶园管理方面就投入了8万多元。梅春风还开发扩大了100亩茶园面积,投资建了茶叶加工厂。今年春季,梅春风的毛峰有机茶产量达到1500公斤,按照600元到800元一公斤的价格计算,净利润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梅春风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在茶园里进行品种更新,并试种了少量珍贵茶种“猴魁”,争取在几年内向高端茶品发展。

  凭借毗邻黄山翠微峰的地段,他给茶园命名为“翠微茶园”。为进一步发掘茶园生态价值,梅春风决定利用茶园日益显现的景观效应来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一条以茶园、观光、垂钓和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经济的文章。现在,他已投入50多万元,盖好了19间农家乐套房。“融黄山风光和田园景色为一体,这将是我最好的名片。”梅春风说。

  “丰富的林业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黄山区农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途径。”黄山区林业要素市场主任李林生说,“林改后,农民利用森林生态搞活多种经营的思路也越来越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