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林区看林改 ②
陕西省宁陕县:生态受保护 林农得实惠
本报记者 李予阳
  图为宁陕县林农张礼友家晾晒的香菇。 赵 侠摄

家里分了山 生活有靠山

  开门就是山,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在莽莽秦岭的怀抱中。

  早上6点,筒车湾镇许家城村村民张礼友一家就起来忙碌。他的家在山脚下,山上300多亩板栗园里,刚嫁接的板栗树抽出嫩绿的新枝。林间,600多只鸡在树下的草丛中觅食。正是初夏时节,水流淙淙,秦岭深山里的兰花散发出阵阵幽香。43岁的张礼友和妻子翻晾着食用菌袋料,3万多袋食用菌袋料翻晾一遍要大半天,但两个人一点也不觉得累。

  “有了林权证,心里特别有底,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张礼友擦去额头上的汗,从箱子底找出自家的林权证给记者看。打开绿色的封皮,里面详细写着张礼友家林子的亩数、边界、使用权的终止期。张礼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卖食用菌袋料的收入能有5万多元;100多亩盛果期的板栗树的收入目前有3万多元,等嫁接的小树长起来,板栗的收入会再翻两番;养鸡的收入一年也有3万多元。林子的潜力很大,还可以种魔芋和一些药材。张礼友的小儿子还在上中学,大儿子原来在浙江一个鞋厂打工,月收入1200元,过年回家发现林改后的收入比打工强,就留下来一心在家看护林子,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告诉记者,宁陕是全国重点林业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5.6%,有林地面积48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农业人口约6万人,人均林地50多亩,为全省各县之冠。2007年8月,该县被列为全省10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在一年多来的改革中,他们按照“均山、均权、均利”的方法,让农民依法享有林地的使用权、林木的所有权及处置权、收益权,最大程度地发挥林地效益。林改极大地调动起林农爱林、护林、兴林的积极性,就拿最费心费力的森林防火来说,今年的效果特别明显,不用动员,老百姓自觉上山防火,生怕林子有火险。

  与张礼友同村的陈进和对“林子就是财富”深有感触。“过去守着林子过穷日子,现在不一样了,林子就是放在那里不动也能变金子!”陈进和高兴地笑了。今年38岁的陈进和家在山上,林改后,家里分到500多亩林地,其中300多亩林地建起了板栗园,200多亩林子在苍龙峡中。这个峡谷景色优美,来自西安的一家企业看中了这片林子,投资2000万元搞森林旅游。陈进和通过山林入股,一年下来,收益相当可观。在宁陕,像苍龙峡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投资。县林业局依据政策积极引导,对于生态景观较好、具有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林地,实行分股到户的改革形式,这样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便于整体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      

  晚饭时间,记者赶到城关镇袁记农家乐,主人袁淼是个高个子的年轻人,过去在外打工。“山林抵押可贷款,打工不如回家当老板。”袁淼告诉记者,去年返乡回家,看到家里分了200多亩山地,父母都在山里管理林子。袁淼打听到林权证可以作抵押到银行贷款,立刻带着林权证到银行贷了15万元,又通过政府创业基金贴息贷了5万元,投资建起了袁记农家乐,他和妻子一起操持生意。一桌香喷喷的土菜280元,游客来晚了经常没座儿。小小农家乐,去年的纯利润已经超过5万元。

  宁陕县林业局局长张守诚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在实践中总结出“五要五不要”原则,即“要一举成功,不要返工重来;要群众做主,不要干部说了算;要分类指导,不要搞一刀切;要阳光林改,不要暗箱操作;要及时调解纠纷,不要拖延积累矛盾”。

上下齐努力 人人护森林

  在宁陕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和林业局的牌子挂在一块儿。张守诚告诉记者,宁陕县森林资源丰富,这里也是秦岭腹地,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 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生态林是主体。如何既让生态受保护,又让林农得实惠,县里颇动了一番脑筋。

  秦岭深山无闲草,党参、天麻、猪苓、山茱萸等都是宝贝。县里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板栗树、核桃树等作为经济林的树种,最后确定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一菌三园”(食用菌、板栗园、核桃园、药材园)为主的林业产业,以猪苓、天麻栽培和林下土鸡养殖为主的林下特色种养业,以山林景观资源开发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既保护了生态资源,又不断拓宽农民的兴林致富门路。

  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展袋料食用菌1500多万袋,嫁接板栗210万株,建核桃园1.2万亩、桑园1800亩、药材园1300多亩,发展农家乐100余户。据初步统计,林改后该县从事涉林产业的农民从平均每户1人增加到2至3人,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1940元增长到2650元,其中林产业提供的收入就达1600多元。

  离开宁陕之前,记者来到县城附近的一处山坡上,透过朱 野外放飞工作站工作人员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新孵出来的小朱 正在巢里用朱红色的长嘴整理羽毛。朱 是全球濒危鸟类之一,野外放飞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宁陕县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让朱 放心地在这里“安家落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