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乐山:
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集群效应

  本报讯 记者钟华林、通讯员陈洪波报道:“厂内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四川省乐山市硅产业已具备规模优势。经过两年的论证,科技部日前批复同意在乐山市建立“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

  据介绍,乐山在多晶硅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先行一步,拥有全国最早研制生产硅材料的科研所峨眉半导体研究所,以及国家布点建设的第一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经过持续40多年不间断从事硅材料的研发和试制,乐山已具备技术、产业、资源、人才、配套等多方面的领先优势,成为推动我国硅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为应对原材料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乐山及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求在打造完整的硅产业链条、以产业配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求得突破。

  要实现硅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攻克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处理这一世界级难题。近年来,乐山集中技术力量攻关,成功掌握了大型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尾气回收工艺技术、硅材料下游产品开发、副产物循环利用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33项。

  乐山市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初步形成了产品链接、循环利用的关联产业集群。该市处理四氯化硅的白炭黑项目已经竣工,四氯化硅通过技术处理变成白炭黑后,每吨的售价高达3万多元。同时,有机硅、光纤预制棒等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的项目也已上马,这些项目投产后,乐山方圆数十里内近10家多晶硅企业生产的废料将被全部“吃光”,产生可观的效益。多晶硅发展中的环保难题在产业链中转化为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在乐山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内部“小循环”,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使每吨产品的成本大幅下降;在五通桥福华产业园区,他们建立2万吨气相法白炭黑和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将四氯化硅转化为生产白炭黑的原料,园区内因而形成氢气—氯化氢—白炭黑—盐酸—草甘膦的“中循环”;在乐山及周边地区,多家硅产业企业形成了硅—三氯氢硅—多晶硅—四氯化硅—白炭黑—有机硅的“大循环”。

  循环经济产生的可观效益以及产业配套的优势,使乐山形成了巨大的“洼地”效应。东汽、特变电工、通威公司等纷纷加盟乐山多晶硅产业,乐山多晶硅产能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现在,乐山的硅产业链已从多晶硅等初级产品向抛光硅片、芯片和集成电路光缆、电子元器件、太阳能板等下游产品延伸。根据《乐山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到2013年,这里将形成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硅材料、电子硅材料、硅化工循环利用3大产业链。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