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晓芳 刘瑾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截至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
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585米之下发现几十米厚的由黑色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断裂带,特别是厚度达20米的断层泥,实为罕见,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纪录和见证。同时,在0至720米深度的彭灌杂岩岩心中,发现20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的古地震断裂带,为重塑地质历史中的地震活动及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随钻时实流体监测,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是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科学钻探研究地震断裂和地震机理,也是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一项科学钻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