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节能 潜力巨大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王宝锟

  维也纳市21区吉芬大街上坐落着一栋五层高的办公建筑,建筑南侧外墙自上而下连续的“〉”状波浪形特征使它仅从外观上看就与一般传统办公建筑不同。然而,它的最大特征还不在于外观,而在于它是一栋面向未来,集多种世界最先进的创新节能技术于一体的节能样板建筑,因此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能源基地(Energy base)”。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奥地利对外展示的节能示范项目,许多国家、国际机构和企业都派代表团来这里参观学习。维也纳经济发展促进局执行总干事伯恩德·瑞斯兰德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欧盟范围内40%的能源消耗都源于房屋建筑,其中又以办公建筑巨大的取暖、制冷、照明、通风能耗为最。建造“能源基地”这种节能样板项目就是为了寻求一条办公建筑节能之路,同时使之成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维持办公建筑能耗的范例。该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450万欧元,得到了欧盟、奥地利联邦政府、维也纳市政府的共同支持和资助。

  “能源基地”的主要设计师乌尔苏拉·施耐德女士告诉记者,“能源基地”建设来源于奥地利“阿森纳联邦研究所”和“珀斯建筑设计公司”联合推出的节能、环保办公建筑理念,将早已被应用在住宅建筑领域的被动式建筑标准优化应用在办公建筑领域,同时使用了地下水热泵抽取技术、混凝土核心活化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照明光线自动调节技术等大量世界最先进的创新节能技术。与同等面积的传统办公建筑相比,通过应用被动式建筑标准和优化的能源使用效率,“能源基地”的整体建筑节能效率可以达到80%,其取暖和制冷能耗需求100%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每年可以减少180吨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基地”每年取暖能耗约为12—15千瓦时/平方米,而同等面积传统办公建筑年取暖能耗大约是“能源基地”的10—15倍。如果再加上制冷、通风、照明和备用电源能耗,“能源基地”的年能耗需求大约是25千瓦时/平方米,而一座同等面积的现代化建筑仅照明能耗一项年能耗需求就是15千瓦时/平方米。相应的,同等面积传统办公建筑能源费用达到90000欧元/年,而“能源基地”年能源费用只有传统办公建筑的20%,大约18000欧元/年。

  此外,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基地”的维持和保养费用也将得到大幅节省。

  那么,“能源基地”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高的节能效率的呢?记者在专业人员的陪伴下详细参观了整栋建筑,终于了解到了其中的奥妙。“能源基地”采用了被动节能建筑标准和自动化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能耗。整栋建筑通过地下水和热水泵实现混凝土核心供暖,并与太阳能供暖相结合。同时,利用地下水也可实现独立的混凝土核心制冷,并与太阳能制冷相结合。“能源基地”内没有安装普通的暖气和空调设备,而是通过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整个建筑全年对取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通过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和生态建筑材料优化办公环境。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可调节并能实现热能回收的通风系统,同时结合特别的植物调节办公区域的通风状况。

  在“能源基地”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设计者让建筑构件主动参与整栋建筑的取暖和制冷。通过安装在建筑南面表层的400平方米光伏设备,“能源基地”自身每年可以提供4.2万千瓦时电力,能够满足大楼电力需求的20%。同时,利用混凝土核心活化技术,将很多橡皮水管植入建筑混凝土中,再根据季节和温度变化将热泵抽取的地下水输入橡皮管发挥释放热量或者冷却温度的作用,夏天制冷,冬天供暖,专门的暖气和空调设备不再必要。通过透光建材的使用和巧妙设计,“能源基地”的可用办公区域能够实现100%日光照明,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对照明用电的需求。大楼南侧还安装了特殊的遮光设备,自动调节大楼内温度。冬天,大楼外侧遮光器关闭,帮助阳光进入办公区域,同时内侧遮光器打开,防止大楼内热能流失。夏天,大楼外侧遮光器打开,阻止办公楼内温度过高。大楼的表层还安装了约300平方米的太阳能装置,为大楼提供热能。夏天,当制冷需求处于高峰时,太阳能装置满负荷运转,利用热能制冷。冬天,太阳能装置吸收的热能又将被并入大楼整体取暖系统。此外,“能源基地”内的卫生用水都使用自身提取的地下水,不像欧洲其他传统建筑那样使用公共饮用水,从而减少了对饮用水资源的浪费。

  “能源基地”最大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南侧外墙,南外墙自上而下呈连续的“〉”状波浪形,加大受光面积。同时,这一独特的外形又切合节能理念,集成了大楼400平方米的光伏系统,使朝南一侧的外墙变成了一个自备的大型太阳能发电机,赋予了整栋建筑独特的个性。400平方米的光伏设备安装负荷峰值总功率达到53千瓦,产能达到4.24万千瓦时/年。该项目总投资约40万欧元,受到政府的重点资助,资助额占到总投资额的40%。南侧外墙波浪形朝上一面是光伏设备,与水平面成31.5度,朝下一面是三层不同特质的玻璃,与水平面成63.4度,这种角度能够在夏天减少射在玻璃面的太阳光,同时通过玻璃面的反射,又能最大程度增加光伏设备吸收的太阳能。

  在突出节能特色的同时,作为一栋办公建筑,“能源基地”还特别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这种理念强调提供健康办公环境,认为工作环境与工作质量成正比。“能源基地”内所有房间都采用机械式通风和热能回流,办公室公开透明,装修采用生态建筑材料,无气流的供暖和制冷系统,以及大量植物花台调节办公环境,使办公区域气候舒适。“能源基地”的可用办公面积100%都采用日光照明,有利于缓解办公人员的眼睛疲劳。而传统办公楼大约40%的面积需要通过灯光照明,长期工作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和头痛。

  同时,针对传统办公大楼内通风不足,空气极易干燥,从而诱发办公人员呼吸系统疾病的问题,“能源基地”的办公区域内被放入了约500棵特殊的塞浦路斯草本植物,作为大楼内特别的湿度“调节器”。这些植物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同时过滤有害物质,一年四季为办公区域提供一种协调的自然办公环境。

  为了更好地满足办公建筑需求,“能源基地”采用了多样化的区域配置。大楼地上部分共五层,可提供7500平方米的租用面积,包括5200平方米办公面积、1300平方米供教育培训项目和1000平方米实验室项目可供使用。地下一层作为车库和仓库。大楼自2007年6月动工,2008年7月正式竣工。在竣工投入使用后,设计、建筑者和运营商还将通过分布在“能源基地”内的300个感应器搜集的数据考虑进一步优化节能效果的可能,同时根据感应器收集的取暖、制冷或者温度控制等能源需求和使用效率的数据,为其他建筑计划提供经验和标准,也为更加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行模式提供参照。

图片说明:

  位于维也纳市21区吉芬大街的“能源基地”(上图)是一栋面向未来,集多种世界最先进的创新节能技术于一体的节能样板办公建筑,同时也是奥地利政府对外展示的节能示范项目。

  “能源基地”最大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南侧外墙(下图),南外墙自上而下呈连续的“〉”状波浪形,加大受光面积。同时,这一独特的外形又切合节能理念,集成了大楼400平方米的光伏系统,使朝南一侧的外墙变成了一个自备的大型太阳能发电机。            王宝琨供稿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