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综合措施成效显现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辽宁省沈阳市全方位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纪实
本报记者 任 意

  “几年前,这里还是棚户区,到处是工厂,到处是烟囱。那时候,根本不敢穿白衬衫,不然出去走一趟,就成了黑衬衫。现在棚户区改造了,工厂搬迁了,烟囱不见了,街道变绿了。遛弯的时候,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体感觉特别舒服。”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环境变化,让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杨兴全大爷特别满意。

  沈阳是重工业基地,过去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和环保意识的欠缺,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随着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要实现沈阳全面振兴,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沈阳市副市长邢凯说。

  如何能既达到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又不走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老路,成为摆在沈阳面前的一道课题。“为了让人民呼吸清新空气,我们从调整、优化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实施全方位的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沈阳市环保局副局长丁洪彦介绍。

  为了优化城市布局,2002年以来,沈阳先后规划了“南北金廊”、“东西银带”和“四大发展空间”,在城市周边新建8个以工业为主的市级开发区,在郊区、县新建11个集约型工业开发区,每年关停、搬迁一批老城区工业企业,形成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低污染产业,东有生态旅游产业区,南有高新技术产业区,西有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北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几年来,城区规模以上企业减少了84.5%,城区工业企业密度由‘九五’期间每平方公里14.5个减少到现在的1.4个。随着城市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污染排放空间扩大了好几倍,大大增加了城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邢凯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下决心关闭了最大的大气污染源沈阳冶炼厂。关闭前,该厂每年排放二氧化硫约7.4万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42%。以此为标志,沈阳将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全部迁出城区。

  “企业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移,更不是污染的转移,而是跳出单纯抓技术改造、企业改造、工业改造和经济领域改造的思路,以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创新企业生产方式,把工业做大做强,把节能减排做到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一票否决,仅2008年,开发区就因环境问题否决了11个进区项目。”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松林说。

  “大烟囱”消失后,居民冬季分散采暖使用的“小烟囱”污染问题凸显出来。为此,沈阳开展棚户区改造,发展集中供热,全力推进“拆烟囱”工程。几年来累计拆迁改造了52万户棚户区,拆除了44万根棚户区“小烟囱”。

  在集中供热的过程中,沈阳还注意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沈阳国惠供热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公司充分利用沈阳市仙女河污染处理厂每天生成的40万吨中水,用高压蒸汽驱动水源热泵提取其中的低品位能量,并采用蒸汽余热、水源热泵和高温水炉联合供热的方式,满足附近居民的建筑供热需求。

  “通过水源热泵技术将16摄氏度左右的中水中的低品位能量提取出来,升温后作为加热供热循环水的热源,与传统方式相比可节约燃煤30%。”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市政府很看好这个项目,政策上给予了支持,比如免费使用中水,划定供热区域,收取工程连接费等。”

  为了推广地源热泵供热技术,沈阳成立了市政府地源热泵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全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到了3458万平方米,每年可减少燃煤110万吨。同时,较为清洁的沼气、煤层气等能源在沈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断努力,沈阳市大气质量实现了根本性改善,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由2001年的162天上升到2008年的323天。“沈阳实现了从严重污染城市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跨越。”邢凯自豪地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已经成为沈阳最靓丽的名片,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