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十年九旱,近10年来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达1361.8毫米,境内可利用地表水资源甚少,干旱是制约该县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来,通榆县尝试了多种节水灌溉新技术,最终发现,膜下滴灌是当前最为节水、节能并适合当地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入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早在2004年,通榆县水利局就在双岗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入了先进的大田膜下滴灌技术进行实验示范,5年的实践表明,与常规的种植方法相比,膜下滴灌除了更大程度上节水、节肥以外,经济增幅比例尤为明显,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大田、大棚、果树,特别是可适用于高差显著的丘陵地块。因此,去年通榆县又在绿海村建设了26公顷膜下滴灌棉花种植区,推广了这项新的节水技术。
与传统用水方式相比,膜下滴灌的最大好处是省水、节肥。根据通榆县的实验,大水漫灌的用水量是膜下滴灌的3倍,而且浇的水风一吹就干了。滴灌由于用水集中和保水长效,年公顷减少用水量500吨。滴灌仅浸润作物要系发育区,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在40—50厘米,这种“输液式”的灌溉方式,使浇地变成了浇作物,水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以棉花为例,采用沟灌亩均耗水量约260立方米,而膜下滴灌仅为90立方米。同时,肥料随着水直接注入作物根系区的土壤中,由于有地膜覆盖,减少了追肥量,施肥可减少30%—40%。
膜下滴灌还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灌溉成本。以棉花为例,通榆县历年棉花平均产量为每公顷3000公斤,而绿海村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产量达4000公斤,棉花价格按每公斤6元计算,一般种植收入18000元,膜下滴灌种植可达24000元,每公顷增收6000元。从灌溉成本上看,如果用柴油机抽水沟灌,1公顷耕地需3个工人、36个小时、300元的柴油成本,而电力滴灌仅需1个人、3个小时。
膜下滴灌还能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膜下滴灌后作物行间无灌溉水分,杂草不易发生,减少了锄草投工。膜下滴灌实行自动控制,不需人工平整土地和开沟打畦,“推闸放水拧龙头”老人妇女都能干,大大减少了田间灌水的劳动量,一个标准工管理的定额由1.5公顷增加到了6.5公顷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