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摄影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新成果
广西柳州:促进节能减排 保护碧水蓝天
图/李树贵 贺肖华 文/本报记者 周骁骏 童政
  满目青翠,四季有花,柳州市全年的空气优良率为98.4%,柳江水体水质在广西37条内陆河评比中名列第一。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工业经济,使今天的柳州成为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都市。
  广西柳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采取节能技术,节省了大量资金,并有效降低了废弃物排放量。
  柳州市在制糖行业中力推清洁生产,全市糖厂均新上了末端废水生化处理设施,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图为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柳州化工集团公司先后投入3800万元进行治污减排,实现了废水、废渣、废气的循环再利用,综合能耗跨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
  41岁的郑娱萍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对城市环境的变化,她的感受最深刻:“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感觉很自豪,也很幸福。”
  侗族姑娘举起酒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柳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柳州建设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城市的功能、品位不断增强和提升。
  风景优美的江滨公园。近年来,柳州建设了一大批景观公园、街心绿地和景观道路,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柳州市在新区建设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旧城改造,修建道路,清淤治污,开展清洁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
  为了保护柳江的水质,柳州市政府投入巨资,加快城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图为白沙污水处理厂。

  一江碧水穿城过,白云蓝天新柳州。工业重镇能有如此清秀的山水,让所有来到柳州的人都感到惊奇。

  柳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四分之一。但是半个世纪的发展,也让柳州饱受苦楚,一直戴着“酸雨之都”的帽子。近年来,柳州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碧水蓝天。

  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制糖、造纸、淀粉、酒精等重点行业,柳州进行重点监督,严格控制。凡涉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新上项目,必须从引进开始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实现“源头”把关。柳州市制糖行业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已全部按期完成。2007年,广西国发林纸厂投资1300多万元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技术改造,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工程于2008年5月投入试运行,8月通过了环保验收,该工程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000多吨。柳钢投资5000万元的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采用先进装置对烧结机烟气进行处理,脱硫效率达95%以上,年可削减二氧化硫4180吨。此外,柳州化学工业公司、鹿寨化肥厂循环硫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工程均通过了环保验收,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大力实施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截至2008年,全市共关闭淘汰5条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35.2万吨;关闭淘汰钢铁生产企业公称容量20万吨以下钢铁生产电炉2台,炼铁高炉2座,淘汰落后产能27.5万吨。另外,市政府下文关闭了污染大、治理无望的市白莲淀粉厂,广西华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露塘糖厂关闭了酒精生产线,柳州立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原龙城化工厂)淘汰了锌白炉即氧化锌生产线设施共11条等。

  为了保护城市水质,柳州市通过多种筹资方式新建成3项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可削减化学需氧量7000吨左右。目前,柳州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5万吨/日。

  2008年,柳州市在本级财政安排了200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以上努力,柳州不仅实现了对工业增量的控制,还实现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柳州工业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