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企业:加强信用建设 提升融资能力
本报记者 王信川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共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71.8万多户,金融机构共查询62.1万多次,获得银行新增贷款的中小企业2.7万多户,贷款余额比去年底增加了6151亿元,占全国新增贷款的12.5%。这一数据表明,信用建设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是一种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其发展有赖于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很少同商业银行建立结算关系,使得商业银行同中小企业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导致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时往往十分谨慎。目前,我国大企业获得的贷款40%以上为信用贷款,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只占15%,大部分中小企业仍要通过抵(质)押或担保才能获得贷款,这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小企业应加强信用建设,并以此来获得长远的信贷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监管处处长李家先表示,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经营主体,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良好的信用关系和健全的信用制度,是保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一个企业生产经营周转,必须有资金作保证。但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积累起来的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便捷的融资渠道成为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在外部融资活动中,信用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知根知底”,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提供授信。可见,信用成为中小企业能否成功融资的关健因素,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是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迫切要求。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高的信用水平,就会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大大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经营者要树立“信用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的观念,要逐步建立其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体系。

  再次,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成为各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做法。信用担保是建立在企业信用基础之上,否则难以开展信用担保。因此,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拓展,进而关系着当地的融资环境建设。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业内人士认为———

  一是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制定信用发展战略,加强信用管理,形成全员重视、全方位普及、全过程实施的信用管理,从而在合作伙伴、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信用形象,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在推进信用建设过程中,应将企业的各种信用理念以制度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渗透到各个层面,落实到各个环节,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付诸行动。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在信用建设制度化管理上日益积累的成果和优势,将转化为企业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外在形象的提升,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要全员参与。信用建设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要让全体员工加入到企业信用建设行列,让他们既成为企业信用实践的执行者,又是企业信用行为的监督者,有效提高员工参与信用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此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工程的建设。相关部门需要通力配合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信息采集、分析、评价、传递等机制,通过信息分享来改变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从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