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
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娄勤俭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陷入低迷,高科技投资下降,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总体发展速度放缓。信息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为深远,当前的挑战可能并未完全显现,困难可能是空前的。同时,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企业发展机会,扩大内需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契机。我们要因势利导、“转危为机”,更加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速产业调整升级,率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倍增作用。  信息技术具有创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渗透性强的特点。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不断满足了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据初步测算,信息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仅相当于单位GDP能耗的1/7,相当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1/15。信息技术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而且有利于上效益、调结构。

  日前刚刚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我国信息产业未来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振兴,就是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振兴规划的通过和组织实施,必将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开放合作,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落实七个方面措施。

  第一,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加大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支持电子整机和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骨干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二,组织实施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要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实施“家电下乡”,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农民购买电脑、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这项措施,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空间。据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第五,大力支持TD—SCDMA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3G)建设。继续支持TD的产业化,壮大TD产业链。我们已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向3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发放了3张3G牌照。预计未来3年3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约为4000亿元,将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有力拉动。

  第六,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向信息服务转型。鼓励软件企业与金融、电力等行业加强合作,支持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优势的软件中心成为行业软件服务企业,开拓新的应用空间。当前形势变化给我们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将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

  第七,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围绕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工业技术改造提供信息化支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