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度重视开拓农村市场
□ 袁怀宇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目前仍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是最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农村消费市场开始活跃,但农村消费不旺、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相关测算表明,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就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比如,农村的家电产品普及率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多形成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及有效供给。可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需求的潜力非常巨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开拓农村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农村消费市场要扩大必须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而收入是制约消费能力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近年中央陆续出台政策,如对种粮农民直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农业基础薄弱,承担着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相对较难等客观原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幅度并不特别理想。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应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建设投资的机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要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要不失时机出台调控措施,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改善进出口调控,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三是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收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自主创业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

  二、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升消费预期。一方面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要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广大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村居民明确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消费的宣传,引导农村居民恰当地安排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切实将消费引导到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提高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把对农民有用的消费信息、消费政策广而告之,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三、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着力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降低经营成本。要引导企业深入农村调查市场,了解农户消费需求,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和生产能够符合农民消费特点、满足不同地区农村需要的产品,增加简包装、低成本、质量好的商品,同时不断完善商品售后服务,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要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要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在重点销区和产区再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物流等设施建设。要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要建设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提高流通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要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监管,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切实把家电下乡工作抓实抓好,扩大农民家电产品消费。

  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市场繁荣。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它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和商品质量、服务态度在内的软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与消费环境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一些地区较为薄弱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部分农村在供水、供电、道路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对农用机械和家用电器等商品的消费。因此,努力扩大农村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要继续增加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活用水供应,逐步改善水设施,为洗衣机等电器的使用提供条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增强对变电设备的投入,保证用电的稳定性,逐步降低农村电价;加快农村道路的修建,改善农村交通状况,繁荣农村经济;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增建电视差转台,保证农村电视机的收视效果;完善通讯网络设施,提高信号质量,降低通讯费用。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曝光损害农民消费者的行为;将维权活动延伸至农村,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维权,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注重向农民提供生活资料金融服务,促使农民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要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可以针对农村消费的需求,积极进行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如信用卡业务、“一卡通”和IC智能卡业务等,满足农民的多层次消费需求。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