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建共享促和谐
————广东东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 本报记者 庞彩霞

  刚刚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广东东莞市又推出一条惠民措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4万元/人年提高到10万元/人年。“现在看病方便了,孩子的读书难题也解决了,我们就更安心地扎根东莞了。”在大朗镇颖旗针织厂工作了8年,已在东莞安家的王大姐高兴地对记者说,“东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几年,也是我们广大‘新莞人’得益最多的时候。”

  在东莞,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为1:6。目前,在东莞的外来人口已接近1000万人。为增强众多外来人口对东莞的认同感,2007年4月,经过社会广泛讨论,东莞市委、市政府确定将“新莞人”作为全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正式称谓。

  近年来,东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把关爱、体谅新莞人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广大新莞人在经济上更有实惠,在情感上更有归属,使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和谐共融,共建家园。

(一)

  为使保障新莞人权益的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东莞积极整合行政资源,成立了新莞人服务管理局,逐步建立起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一体化的服务管理机制。

  为解决新莞人子女就读问题,东莞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鼓励公办中小学挖潜和社会办学补缺“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解决了43.7万新莞人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还计划逐步将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

  为吸纳更多优秀新莞人落户,东莞放宽了入户政策。近年来他们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企事业人才迁户、高水平体育人才入户、优秀新莞人入户、见义勇为新莞人入户等入户政策,为优秀新莞人入户东莞拓宽了途径,为他们更好地融入东莞、扎根东莞、建设东莞创造了条件。

(二)

  近年来,东莞着眼于新莞人群体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他们能够在东莞安居乐业。

  一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改善新莞人的居住条件,采取“政府投资(含补贴)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模式,通过政府新建廉租房和推行统包统租两种形式,兴建、收购和改造了一批廉租房供新莞人居住,使数以万计的新莞人实现安居。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着重建设基层医疗网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门诊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了新莞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医疗救济制度,成立医疗救济基金会,使新莞人大病急病入院可以“先救人后收费”;大力加强社会保险服务,率先实施社保年检制度,以新莞人集中的大型企业为依托,全面推进新莞人参加工伤保险。

  三是着力保障新莞人经济权益,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03年的450元提高到目前的770元,增幅达71.1%;建立了企业工资监控制度、欠薪预警报告制度和工资垫付制度,完成了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并狠抓劳动监察执法、劳资信访处理和劳动关系协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权益,为他们融入东莞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近年来,东莞创新参与机制,推动新莞人参与社会和政治管理。一是大力鼓励新莞人参政议政。目前东莞已有2名新莞人当选为广东省党代表和人大代表,2007年公开选拔了一名新莞人任团市委专职副书记。二是不断加强工会和党团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工会组织2万多个,工会会员268万人,6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三是积极探索新莞人管理模式。横沥镇大胆探索建立由政府指导下的新莞人参与社区管理体系,成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小区67个、自治小组138个,由新莞人直接参与管理,为新莞人管理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新莞人参政议政的探索实践,推动了全社会的“共建共管”,进一步提高了新莞人对东莞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他们融入东莞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