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投资-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协作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在谈及发展规划时,通信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纷纷强调,要通过做精做深主打产品,与大型集成商形成配套合作服务。

  通信市场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设备制造业的细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认为,在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和服务的基础上,与全行业上下游各类企业开展研发和市场方面的合作十分必要。”亨通光电总经理钱建林说。

  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或互助模式,突破单个企业的局限,推动企业间的精密协作,使行业优势资源得以互补,最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这已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2008年中国移动TD—SCDMA试验网的建设运营,即是“众企拾柴”的过程。在TD—SCDMA产业联盟的推动下,几十家成员企业在系统、芯片、终端、测试仪表等环节展开密切合作。1年时间内,累计开通的TD—SCDMA的基站已达17672个,容量达千万户,完成基站建设量相当于前13年建设总量。同时,在系统研发和设备制造企业的协助下,中国移动改造并新建了业务平台,提升了业务支持能力。目前,TD—SCDMA已可支持语音、可视电话等45种业务,初步具备高速数据支撑能力,TD—SCDMA客户累计发展到33万户。

  “在通信产业,许多开发项目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论从研发力量还是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单打独斗都是不明智的。”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说,“产业联盟促成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合作,既能有效分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又能够集中智力资源联合攻关,项目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

  在电信运营商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计划也正在实施。不久前,在电信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中,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开放通信铁塔、机房、接入传输、光纤等资源,以资源互换或租赁的形式,实现有偿使用;部分新建基础设施也通过共建实现共赢。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计划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行业资源。”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说,“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转向全业务运营,企业产业链随之拉长,节点大大增加,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将由链条状向网络状转变,这将对各市场主体的合作提出更高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