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创新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本报记者 苏民 通讯员 梁成谷

  2003年6月,铁道部党组把“快速提升铁路装备水平”与“快速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并列为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进程的两大目标。而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就像不断提速的列车一样,中国铁路技术创新的步伐从此开始加速。

  我国铁路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和谐铁路建设目标,着眼尽快缓解铁路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状况,确立并实施“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历经6年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自主创新之路,为全面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技术和运营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环保的典范。通车运营两年半以来,全线设备、人员、管理经受了季节变化的考验,确保了运输安全畅通,运送旅客600多万人次,运送货物500多万吨。

  ————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汲取前五次大面积提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我国既有线提速技术一举实现质的跨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通过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客运和货运能力分别增长18%、12%。

  ————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我国铁路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分散动力型动车组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机辆装备技术水平实现重大跨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基本掌握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九大核心技术和主要配套技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批量下线,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上百家相关企业的机辆装备设计制造体系,并成功运用于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自主研发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批量生产并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营;自主研发的长编组卧铺动车组投入京沪铁路运营;自主研制的6轴9600千瓦大功率电力机车去年底成功下线。

  ————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秦铁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经过持续扩能改造和技术创新,目前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列车,2008年运量达到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高的重载铁路,为加快发展我国及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提供了成功范例。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铁路确立并坚决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建设理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体系。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依托,在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调度指挥、旅客服务等各专业系统集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2008年6月24日,“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新纪录,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国铁路将继续推进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扩大创新成果的应用,实现对众多技术创新成果的集成,建立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深化机车车辆技术创新,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和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

  中国铁路建设,以加速度推进技术创新,使其为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