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营之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体双翼互联互动

  由一地生产转变为多地经营,华坚在业内率先探索“一体双翼,互联互动”的经营模式。为什么提前选择这样的战略布局?张华荣的回答有点出乎记者意料,“初衷,就是想让华坚的员工能够离土不离乡。”

  “2001年底赶上民工返乡潮,我们很多员工都买不到火车票,回家难;过年后车票还是紧张,返程也难。再说辛苦一年赚的钱不多,花在车票上却不少。我就想,哪一天能够在家乡开厂,不要让员工这么辛苦了。”

  作为一名企业家,张华荣也敏锐地感觉到,东莞的劳动力成本会持续增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成本,产业向内地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经过详细考察,张华荣决定在江西赣州投建生产基地。

  “在赣州基地工作的华坚员工,80%都是在离厂2小时车程内的本地员工。”张华荣说,“赣州有很多优惠的条件和很好的成本结构。赣州的劳动力成本比东莞低10%—15%,员工流动率只有3%—5%,而东莞有6%—8%,同时运费和水电费也减少了很多成本。” 

  在结构调整的前三年,华坚在运营过程当中效益并不明显,投入很大,收益小。但是从2005年以后,效益开始显现,由于成本优势,在同等的价格下,利润就会比以前增加3%—5%。

  依托产业转移,华坚充分发挥跨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以东莞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为平台,积极打造赣州外向型制造与创造基地、中小企业赣州创业基地、国内品牌赣州孵化基地。

  在外部环境最好和企业快速成长的时候,提前完成了企业的区域布局和结构转型,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目前,华坚的订单分配情况是,广东东莞占55%,赣州占45%。未来,华坚东莞基地主要是营销、采购和研发,而赣州基地主要是生产,双方互补。”张华荣告诉记者,东莞作为企业对外接单及设计窗口,只生产高档的小单;大批量的生产则都在赣州,弥补了开发、接订单的弱项。两年后,赣州基地将占整个华坚生产的7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