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在现场◇
赵春江和他的“家庭电厂”
本报记者 顾 阳
  赵春江家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共有22块电池板,总面积约21平方米,总发电功率为3千瓦。  顾 阳摄

  作为中国第一座并网“家庭电厂”,这个建在屋顶上的光伏发电厂累计发电超过7200度,除满足全家人使用,还将2500多度电输送进了国家电网———

  赵春江住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阳明国际花苑”小区,他的太阳能“电厂”就建在这座11层楼的阁楼上。

  赵春江是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和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国太阳能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他建了全国第一家与国家电网并网的“家庭电厂”。自2006年12月15日以来,这个“家庭电厂”累计发电超过7200度,除满足全家人的使用外,还有2500多度电被输送进了国家电网。

  为了让记者了解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赵春江把记者带到窗外———他的家庭电厂所在。

  “建筑一体化设计很重要,不光要考虑如何让电池板最高效地工作,还要考虑电池板安装的牢固度。还好,经历了几场大台风,它们都毫发未损。”赵春江说。

  现在记者看明白了,阁楼的平台被设计成了一个倾斜的屋顶,外面整齐地排放着22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每块电池板大小不到1个平方米。

  “这22块电池总面积约21平方米,总发电功率为3千瓦,对于一个5口之家,这样大小的发电设备是足够的!”赵春江告诉记者,这些外表貌似蓝玻璃的光伏电池板,就是整个发电系统的“心脏”,一个简单的家庭电厂系统除了这个“心脏”外,还包括逆变器、交流保护开关箱、计量表和连接电缆等。

  为购买这些设备,赵春江花去了12.2万元,出于数据处理的需要,赵春江还购置了温度仪、辐射仪、传感器等进口器材,这些又花费了14万元。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呢?赵春江和记者算了笔账:1千瓦功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目前市场售价约5万元,如果按50年使用年限来计算,累计可发电约4.2万度,折合电价平均为每度1.2元,而目前上海市电价每度0.62元,刚好是普通电价的两倍!(不过,工业统计时,光伏电池板的使用寿命一般按25年计算)

  面对这个亏本的投资,为什么还要坚持发电?“我是从事太阳能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我天天给学生和市民讲太阳能发电如何如何好,人家就反问:赵老师,太阳能发电这么好,你怎么不装一个呀!所以我就做这个示范。”赵春江笑言,另一目的是通过这套装置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我住的这个莘庄地区,代表了整个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太阳能光照情况,这里获得的数据很具有代表性。”

  赵春江告诉记者,两年的使用,已让他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上海地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大约为77%,也就是说光伏发电在理论上的发电光率,结合到上海地区的实际气候后,一般只能发挥出77%的效率;再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明确1千瓦功率的发电设备每年发电稳定在1000度是没有问题的。这些为今后大规模工程设计和检测都提供了帮助……

  “太阳能发出的电是不能保存的,白天发出的电用不完的部分就直接并网进入到国家电网。”赵春江告诉记者,电力公司目前安装的电表全部都是正向旋转的,这意味着,不管是从国家电网下载用电,还是将太阳能发电传到国家电网上,电表数字都是增加的。

  正因如此,两年多来,赵春江家的电费支出不减反增。由于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绿电”利用配套的具体政策细则尚不明确,赵春江家这个“中国最小电厂”面临着“发电越多电费缴纳就越多”的尴尬。

  赵春江告诉记者,在日本,每个太阳能发电家庭都安装两个电表,一个是计算你使用了电网公司多少电、需要缴多少费,另一个电表是计算你这个家庭向外提供了多少太阳能绿电,这部分是政府必须回购的。在德国,政府规定电力公司强制回购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不低于普通电价,甚至每度还要高出3倍—5倍,以鼓励发展家庭太阳能发电。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太阳能发电明确定价,因为各个地区情况不一,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赵春江强调说,太阳能发电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根本无法用经济账来衡量的。

  赵春江给记者做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测算:上海市屋顶面积大约占到整个上海市土地面积的3%左右,约有200平方公里,如果全部安装上光伏板,相当于建造了一个2000万千瓦的大型电厂。按人均年用电1000度计算,仅太阳能发出的电就可以基本满足上海市2000万人口全年的用电需求。这意味着上海每年可减少数百万吨标准煤的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减少,城市生态环境会大为改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