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双赢之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科学发展采访纪行

  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与一群群牧羊共同点缀着美丽的草原,这是记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看到的独特景象。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以发展新型工业化反哺草原,走经济转型之路,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两转双赢”,改善草原生态

  锡林郭勒盟拥有内蒙古自治区五分之一的天然草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锡盟1983年率先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落实了草牧场的“双权一制”,使得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实现了定居。1989年,全盟大小畜首次突破1000万头(只),牧民收入水平进入自治区前列。到1999年,牲畜头数达到历史最高值1823万头(只)。然而,随着牲畜头数的急剧增加,这片广袤美丽的草原成为生态恶化和经济落后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之一。

  面对这个现实,锡盟提出了“两转双赢”战略,即通过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转移农牧区人口,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通过深化联户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经营体制改革,锡盟的农牧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牲畜总头数下降并稳定在1400万头(只)左右,100%牧户签订了草畜平衡责任书。在牲畜头数减少的情况下,200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009元,是1978年的25.8倍,全盟第一产业产值也由1978年的1.7亿元增加到40.8亿元,增长23倍。畜牧业产业化使锡林郭勒的品牌农畜产品走出了草原,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目前全盟销售收入超百万元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0多家,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83个,带动了5.3万农牧户增收,占农牧户总数的42%。2007年全盟农牧民收入中来自产业化的收入约占47%。

  牧民从牧区转到了城镇。哈斯额日登原来是锡林郭勒盟上都镇八音高勒嘎查的牧民,2007年他一家三口离开了草场,到锡林浩特市开了一家餐馆。从事畜牧业时他们一家的年人均纯收入在3300元,而现在他的餐馆每月给他带来的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2001年以来,共有1200户、43155位牧民成功从农村牧区转移到城里经商、生活。

  草原生态逐渐得到了恢复。现在,锡盟草原植被平均覆盖率比200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率由27%提高到38%,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由712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053平方公里。8年来,全盟累计完成沙源治理面积5303万亩,退耕还林248万亩。

新型工业化之花绽放

  “在锡林郭勒盟,发展工业和保护环境并不矛盾,发展工业是从长远和根本上保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锡林郭勒盟委书记荣天厚对记者说。

  锡林郭勒盟不仅拥有美丽的草原,还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目前,锡林郭勒已发现矿种8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就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资源储量139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超过2300亿吨。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的探明储量分别为5亿吨、4500万吨、3000万吨和22亿吨。风能资源也十分富集,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均占全自治区总量的50%左右。这里还有“世界锗都”之称,锗的储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盟长张国华说:“保护草原,转移和减少牧区人口,必须有新的产业为依托。科学开发一小块,有效保护一大片,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是最现实、最有效、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选择。”

  2003年,锡林郭勒盟提出了“靠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锡盟大力提高项目规模和技术门槛,推进工业集约发展。他们坚持引进大企业,打造大产业,要求核心项目的规模、技术、装备、档次力争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2003年7月,上都电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千里草原由此拉开了开辟京津能源新基地,建设面向东北、华北电力市场“西电东送”和“北通道”的帷幕。随后,锡林电厂、上都二期、金山电厂等项目纷纷上马。

  2004年,胜利、白音华煤田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2005年,大唐国际多伦年产168万吨甲醇转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开工建设,神华、北方电力、国华能源、中电投、香港协鑫、阜新矿业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投资这块资源宝地。目前国内500强企业中,已经有23家入驻锡盟。新型工业化项目在锡盟13个旗县市区的园区落户。

  张国华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每转移一个牧民,就相当于缓解将近1平方公里的生态压力。而建成一个环保达标的现代化4×60万千瓦燃煤电站和与之配套的年产1100万吨原煤的露天矿,占地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仅相当于锡盟草原总面积的四万分之一,每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左右,相当于2003年全盟畜牧业增加值的总和,税收相当于2003年全盟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作为既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又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能源资源富集区,锡林郭勒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优势,吸引众多企业来此投资兴业。截至2007年,锡盟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0户。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2.16亿元增长到291.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4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6.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