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闻出版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方面工作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发展上,实施了五大战略:精品战略、集约化战略、科技兴业战略、人才战略和“走出去”战略,使新闻出版业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改革上,突出了三大转变: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体制机制转变,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了行业的活力。在管理上,坚持优化三大环境,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和规范市场。在服务上,狠抓公共服务四大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民族出版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加快出版产业发展、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进和加强行政管理等重点工作,重大举措不断出台,重大活动亮点纷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一、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文化环境
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在多出好书、多办好报、多出精品、引导舆论和文化潮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力弘扬主旋律,巩固发展主流渠道和主流阵地。不断推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读物,及时组织出版一大批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出版物。围绕重大节庆纪念活动进行系列报道,策划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主旋律作品。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干部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组织出版发行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形势政策教育读物。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出版了大量面向“三农”、面向未成年人、面向大众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读物。报刊准确及时地反映民生问题,促进了大量实际问题的解决。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农”选题逐年增长,连续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100种优秀音像制品和100种电子出版物等活动,“三农”和少儿出版物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出版物市场的一大亮点。积极引导网络出版和互动游戏产品导向,联合举办了“戒除网瘾全国行‘十百千万工程’”公益训练营,正式实施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大力净化网络游戏市场,收到较好效果。打造精品力作,传播先进文化。努力向社会提供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一大批社会导向正确、思想内容健康、印刷质量上乘、装帧设计精良、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图书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大量优秀重点出版物的出版,进一步丰富繁荣了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传播先进文化、凝聚民族力量、提高公民素质、激发创造活力做出了贡献。
二、坚持抓好第一要务,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力度,推动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发展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轨道。加强重点图书规划,带动出版市场繁荣。完成“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重点项目1335种,成果丰硕。其中以《中华大典》、《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国家出版工程实施顺利,带动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5年来,我国累计出版图书100多万种,330多亿册。2007年,图书达到27万种,总印数66亿册;图书品种大幅增加,出书结构和内容质量明显提高,单本书的销售量和效益增加。报刊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以党报为龙头、各类报纸共同发展的出版格局在调控中保持稳定。中国报业在做强党报、打造品牌、坚持深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报业生产力、大力改善报业经营、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期刊出版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5年累计出版报纸2150亿份,期刊130亿份。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达到760亿元。音像电子出版业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网络等新媒体发展迅速。5年累计出版音像制品40多亿片(盘),网络出版物达150多万种,网络游戏国产化率达到76%,2006年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7207种、16035.72万张,满足了市场的需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电子图书出版数量达20余万种,居全球首位。网络游戏、手机出版等出版形态的生机也已显现。印刷复制业、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书报刊出口市场继续扩大。2006年,我国复制业总产值已达75亿元,印刷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了4000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印刷基地。“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以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地区正在形成各具特色、具有先进技术的光盘复制产业带。发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发行市场年销售达到1300多亿元。新华书店改革步伐加快,销售额及资产总额逐年上升,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国有主导作用明显。出版发行网点、发行单位、全国连锁经营单位、外商投资书报刊发行企业等,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周边小城镇相配套、向广大农村辐射的服务结构。2006年,出口书报刊1007.79万册(份)、3631.4万美元,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
三、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进展,强力促进和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取得重要成果,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提供了必要的典型示范。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和深化阶段后,新闻出版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23个出版集团已经或正在转成企业集团,100多家图书出版社改制到位,效益和经营业绩明显提高。以中央在京出版单位和大学出版社为重点的新一轮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顺利推进,上千种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40多家报社实现企事分开,面向市场经营。29个省(区、市)的新华书店系统完成了转企改制,有些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企业已达29家,23个省级新华书店实现了省内或跨省连锁经营,一批网络发行企业快速成长。积极探索出版业融投资体制改革,一批出版、发行、报业集团发展强劲,市场主体正在成长,战略投资者地位初步确立。已有8家出版、发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总额100多亿元,大大增强了资本实力。
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入良性轨道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逐步建立完善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加大对公益性新闻出版事业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5000多项重点出版工程和项目,设立国家出版基金,全力支持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党报党刊等公益性出版单位的自身活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流阵地。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农村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20000余家,推荐各类适农出版物4400多种。与民政部等共建社区书屋4万多家,惠及2亿多城乡人口。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崭新载体和工作平台。在政策、资源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民族出版事业的倾斜力度,建立民族出版资金,资助涉及11种民族文字的出版项目159个,鼓励和扶持优秀少数民族出版物的出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繁荣。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制止和解决部门利用职权摊派报刊和虚假、低俗新闻报道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效制止了各种摊派和变相摊派行为,减轻了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的负担。认真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20多亿元。以“同享知识、共创和谐”为主题,持续倡议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全社会读书氛围。
五、“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把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战略任务来完成,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加快发展,每年参与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书展、书市,宣传、展示和推介中国新闻、出版产品,成为法兰克福、巴黎、纽约、莫斯科等一些大型书展最大的亮点之一,以市场竞争扩大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实现了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展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展出的品种越来越多,重点打造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实物出口总量逐年增加,与其他有关部委一起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完成了55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39项重点项目的推荐工作,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支持。“走出去”的渠道日渐多元化,国际书展、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境外办社势头很好,国际竞争实力日益增强。中国政府推出的“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顺利,3年来,已有1400多种中国精品图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翻译、出版,受到西方主流社会欢迎,在国际传媒市场上,中国新闻和出版业向世界展示了日益增长的实力和竞争力。
六、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水平有新提高
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深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民族自治地区外,92.6%的地区已完成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各级新闻出版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相继设立行政审批受理中心,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创新审批方式、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总署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78项减少为45项,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着力加强新闻出版法制建设,优化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先后颁布了与《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配套的几十件重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闻出版法规、规章体系。在颁布出台新规定的同时认真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分批废止了规章、规范性文件208件。加强出版物年度选题审读工作,完善重大选题备案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出版物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开展专项检查,纠正违规出版行为,抓好治理出版物发行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促进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规范行业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全力封堵、查缴和打击各种非法、淫秽、色情出版物,盗版盗印、走私光盘和非法光盘生产线,开展了对以未成年人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出版物的专项治理,查处了一批有违规违法行为的印刷复制单位和出版社、报刊社。建设网络出版监控系统,积极开展网上“扫黄打非”。近年来开展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天天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切实把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际反响良好。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99亿件,其中淫秽色情出版物0.62亿件,盗版音像制品7.33亿件,盗版软件及电子出版物0.3亿件,破获非法光盘生产线104条;全国共查办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案件9万余起,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高举保护知识产权旗帜,切实做好版权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打击盗版光盘、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和网络侵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成效显著。自2002年以来,不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至2005年3月,中央、省、地市级人民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全部完成,企业软件正版化的各项工作正积极推进,为我国在国际活动中争得了主动地位。《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在推进版权立法工作、健全版权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与监管、完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扩大版权普法宣教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国在版权领域法制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走进了全面深化改革、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阶段,新闻出版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新闻出版业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更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