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本身来说,产业转移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产业转移则是强化深圳市经济辐射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深圳经济发展先行一步,走在了前面。在产业转移中,深圳也因为“先行一步”而更先认识到转移的迫切性。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深圳从自身发展中认识到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又从增强经济辐射能力中认识到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我们走访了4家企业,4家企业都有产业转移情况。“这里的土地太紧张了”,他们说,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大空间,而深圳的土地是有限的,转移出去才能赢得发展。在福田区,我们分析了16家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产业转移情况。无一例外的是,企业转移出去以后,经营面积都有了扩大,最大的比在福田区经营面积增长了数十倍。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局局长廖吉安说:“深圳企业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开拓内需市场,也需要在转移中赢得发展空间。”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把产业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上。他们提出要有“舍得精神”,将低端产业坚决置换出去,腾出宝贵空间,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一组数据反映出福田区产业转移中的消长平衡:福田区2005年到2007年三年外迁企业总数达294家,流失产值合计243.87亿元。而2007年福田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690亿元,增长24.5%;2007年辖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40.66亿元,增长7.0%。低端产业的转移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产业架构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深圳对“双转移”的认识,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三来一补”起步的深圳,一直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地干部对记者说,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在体制创新、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前面。今天,产业转移是广东省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需要,深圳也同样要走在前面。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说:“深圳‘双转移’工作做得好了,广东的‘双转移’工作也就完成了大部分。”
“产业转移既是提升产业层次的需要,也是提高特区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需要”,记者在深圳采访时,听到许多人说出这样的话。在“产业转移”中,深圳市提出了“融入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强化经济辐射”的总体思路。从深圳本身来说,产业转移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产业转移则是强化深圳市的经济辐射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圳正是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认识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廖吉安说:“产业转移其实是扩大经济活动的范围,让周边地区、让承接地参与特区的经济合作。”
“强化经济辐射”的思路,体现在深圳转出去的产业不但考虑了深圳本身“腾笼换鸟”的需要,而且充分考虑到承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记者在河源市看到,产业转移园里有很多来自深圳的钟表和电子企业。这些企业把生产环节、把某个生产部分转移到这里来,就可以带动起一个行业,带出一条产业链,就能够带动一个地区致富。如今,电子和钟表行业已经成为河源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按照这样的思路,深圳已经与山区及东西两翼联手共建了盐田(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等经广东省政府审批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还把产业转移园建到了清远、河源等粤北山区,甚至江西、湖南也有深圳转移出去的项目。
产业转移出去的同时,深圳希望人才留下来。他们把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当作增强经济辐射能力的一个方面。据深圳市劳动保障局的同志介绍,深圳近年来推出了多项保障政策,为劳务工保驾护航。2008年6月初,深圳第17次对劳务工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特区内为1000元/月,较2007年度增长17.6%;特区外为900元/月,较2007年度增长20%,这也是深圳1992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绝对额增加最大的一次。调整后,特区内的工资标准居全国首位。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既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成本,又可以增加深圳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如今深圳已成为全国农民工参保覆盖面最广、参保人数最多、参保比例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