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经被人淡忘的河流

  改革开放的号角一旦吹响,人们努力改善生活的步伐便再也停不下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苏南农村乡镇企业红红火火大发展的时期,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用上了自来水,马路修到了家门口。河流失去了原来的作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南农村的乡镇企业红红火火发展起来了。王国清所在的朱巷村先后开办了五金厂、汽配厂、手套厂、饲料加工厂等,周涌才所在的茅梓桥村也曾办过纸箱厂、眼镜厂、五金厂等等。

  这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周涌才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一年就可以拿到10000多块钱,他感慨万分,十分珍惜富足起来的日子。

  王国清感到,生活就像村前朱巷浜里游动的鱼儿,越来越快活起来。有了积蓄,1998年,他对家里进行了一次大装修,铺上地砖,安上电话,装了防盗门窗,添了彩电冰箱,外墙还贴了瓷砖。这还不够,打小用河水的他琢磨,现在能用上自来水了,干嘛不自己装个抽水马桶呢?村里建了三格式化粪池,王国清自己装个水泵、连上管道,一楼的住房就有了“自助式”抽水马桶。刷着红漆的木质马桶俨然已经成为离现实生活很远的玩意儿,每天清晨到河边刷马桶的景象,也随之封存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乡镇企业的兴起改善了每一村每一户的生活,庄稼人不再指着一亩二分地过日子,与河水的亲近也少多了。

  村民们不再去河边淘米、洗菜、洗衣裳,更不要提饮用了。大部分的村子开始打井,一些离镇上比较近的村庄率先通上了自来水管道,周涌才家就因为镇用土地扩张到茅梓桥村,早早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通上了自来水。

  一条条道路修建起来。到集市上去买点日用品或者到亲戚家去串个门,自行车成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果要买化肥、家具等大件物品,那就开着拖拉机去。“很少再开船坐船了,河道的交通运输功能慢慢消失了。”周涌才说。

  曾经每到年底,生产队就会组织大家到河浜里捞一次鱼,然后按人头分到每家每户。现在,个人可以承包池塘了,一些头脑灵活的人首先学会了养鱼的知识,开始挖田成塘,养殖鱼、白对虾、甲鱼、大闸蟹等水产品。大家饭桌上的水产品越来越丰富,“吃鱼吃虾都很随意了,想吃了随时去买。”王国清说,忙碌而富足的人们很少到河浜里去捕捞自然生长的鱼儿了。

  包产到户的政策使得生产队这一概念渐渐没有了意义,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全村人一齐上阵大挖河泥的场景也就不复存在。一户人家的几亩田,或者用人畜的粪便做农家肥,或者到镇上买几袋化肥就完全够用,不再有人下力气去挖河泥了。

  河道中的淤泥越积越多,企业排到河里的污染物越来越多,河水不像从前那样清凌凌的了。

  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人们的居住条件也要求得到改善,存量的土地越来越不够用,大规模的填河造地开始了。

  房屋在一座座地耸起,道路在一条条地增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东北塘镇的河流污染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尤其是在工业园区集中地和牲畜养殖集中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