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营之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 话
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

  一说起建筑防水材料,董事长李卫国有一肚子话要说……他那种对本行业的执著精神,深深吸引了记者。他对建筑行业中起关键作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的担忧,使记者能感受得出他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记者:您是怎样认识建筑防水材料这一行业的?

  李卫国:防水材料行业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在建筑领域的定位就相当于水泥、钢材、木材、砂石料这种基础材料。如果没有防水材料就无法搞建筑,没有防水行业就不是一个完善的建筑行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不到20年的防水行业的发展还是较为滞后的,这个行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难”。

  “难”,在于整个行业的管理比较混乱,取得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779家,很多经营企业不正规,就显得这个行业很散很弱小。全球最大的防水企业每年防水材料的销售金额达160亿欧元,而我国行业前10位的销量加起来不会超过2亿欧元,相比之下规模很弱小。因为有了这些行业弱点,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最为严重的是导致环境污染,也浪费资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工程质量、安全上产生了巨大的隐患。

  记者:你们在这个行业里作为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到对社会负责对大众负责的?

  李卫国:很多年前,东方雨虹公司就是防水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坚信“好人有好报”。这是企业的一种信仰,企业要行大道,做事要光明磊落,我们致力于让我们的员工做一个好员工,主张做事先做人。东方雨虹经营到现在没有损害过任何一个客户,没有损害任何国家利益,我们一直都是规范经营,所以我们快速通过了证监会批准企业上市的审核。

  记者:随着防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东方雨虹是如何面对这种客观环境,怎样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

  李卫国:一、坚守。在公司内部,质量的底线不容触碰,任何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提法和做法都会被摒弃和惩罚,在这一点上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作为后来者,在短短10年发展历程当中,市场的风云变幻,东方雨虹可以说是经历了种种磨难,之所以能生存并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质量底线的坚守。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产品质量是东方雨虹的致胜法宝。

  二、坚持。年轻而快速发展的防水行业,浮躁和不规范总是难以避免的,但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建筑质量认识和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对防水行业管控力度的加大,行业最终会走向规范和成熟。东方雨虹所坚持的,也是社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是提前了解并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正是我们这种坚持,强化了东方雨虹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让有需求的客户找到了我们。

  记者:防水工程质量不合格给企业造成多大损失?这将如何解决? 

  李卫国:由于防水是一项隐蔽工程,难以引起关注,全国建筑物因防水渗漏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浪费有多大,尚无详实的统计数据。微观而言,建筑物一旦发生渗漏,修复起来相当麻烦,很多工程屡修屡漏。修复成本行内有个说法叫五倍效应,即要花至少五倍于新建工程的预算才能修复,疑难项目甚至要到十倍甚至更多。

  一项防水工程的质量优劣与否,防水材料、施工管理、方案设计、维护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建筑新材料的层出不穷,要求防水企业必须能因地制宜地提供可靠的材料、施工、设计、维护等全方位的系统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防水问题。

  在行业现状无法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的条件下,投资方自身加强对防水项目的管控,把防水工程交给严格自律、综合实力强的防水企业来承担是解决防水问题的最佳途径。近年来,东方雨虹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包括奥运场馆在内的重点工程和高速铁路、地铁、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因就在于这些负责任的投资主体对防水问题的重视和东方雨虹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系统服务能力。文/本报记者 赵 妍 徐文营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