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次年春天赴美国深造。
2008年,已成为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将自己的事业根植祖国。
“人活着要有理想。”他说,“怎么才能获得恒久的力量?只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最出色的学生”
1985年高中毕业时,学习成绩优异的施一公带着无限向往,走进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课堂。1989年,施一公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1990年,施一公在全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在国内已经习惯于保持“第一”的施一公,到美国后却在学习上遇到了语言难题。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背25个新单词,凭着持之以恒的努力,施一公闯过了语言关。很快,他在学科上的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示。
毕业时,导师宣布:“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学生”。
领军人物
1995年,施一公获博士学位,次年到纽约史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4月,他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一进学校,普林斯顿大学就给他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施一公确立的研究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由于施一公领导的研究组对揭示细胞凋亡机理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于2003年7月获得了国际蛋白质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9年来首位获奖的华裔生命科学研究学者。
2001年,仅用3年时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而一般申请终身教职需要6年;2003年,他又被聘为正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2007年,他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短短9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
与事业的成功相伴而来的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普林斯顿,在学校的资助下,他拥有500平方米的别墅和1英亩的花园,一对儿女享受着美国优良的教育资源……
然而,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物质条件,施一公却做出了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决定:全职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
时刻关注祖国发展
“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这个简短的回答,也是施一公作出人生选择的最终出发点。在他看来,对祖国的爱是最天然的情感,并不需要任何解释。
施一公内心深处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经常与海外的知名科学家一起,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建言献策。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清华大学校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全职回清华工作。母校的召唤让施一公第二天就做出了决定。之后,他婉拒了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挽留,并着手在清华大学建立结构生物学中心。2007年3月,他在清华的实验室开始了第一个实验。一年后,他全职回到母校。
“回国工作,内心会有很强的认同感,让我感到事业更有意义。这对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中国的科技和教育相对于美国的一流学校还有相当距离,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中国更需要我。”施一公说。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像施一公这样学术上颇有建树的人才能够放弃很多,全职回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是海外学人归国发展的榜样。”本报记者 韩 霁 通讯员 顾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