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邡市蓥华镇:“五子入户”保温暖

  平整后的土地就是地板,靠从废墟里捡回来的木材和砖块筑起了4面围墙,12月24日傍晚,记者在什坊市蓥华镇仁和村看到村民杨明慧家的3间过渡房住着全家4口人,她家的10来间房子在地震中全塌了。就在前不久,她刚刚为这个临时家装上“御寒罩”。“入冬了,政府担心我们受冻,给我们发了棉被、棉衣、暖手袋和电热毯,还送来了围子。”说着,她掀开厚达半厘米的围墙,一层层剥给记者看,“最外面是塑料薄膜,中间是棕垫,里面是竹胶板,既保暖又防风挡雨。我们这一片的村民们都用围子加固了自建房,过冬没有问题。”

  临近晚饭时间,杨明慧麻利地加了两块煤到炉子里,不同于常见的煤炉,杨明慧家的炉子连着一条1米多长的铁皮烟囱,“这叫烟道炉,烧煤也烧柴,能用来做饭也能用来取暖。在我们这种木制材料结构的房子里烧这个炉子,再也不用担心火苗乱窜引起火灾了,做饭也特别香。”

  搭围子、盖褥子、穿袄子、烤炉子、抱暖手袋子。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什邡市出台了“‘五子入户'保温暖”受灾群众过冬方案,保障受灾群众抵御风寒、平安过冬。

  过渡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杨明慧家的永久性住房就建在公路对面。只见红砖、砂石和木料高高地堆放着,混凝土搅拌机轰鸣着,村民们忙着挑运建材和砌墙,两排一层的红砖房就差盖上屋顶了,仁和村党委书记周辉告诉记者:“我们村夹在两山之间,地震中98%的房屋都倒了,村里需要重建的自建房有700多套。现在看到的这8套房年前就可以完工,每套占地90多平方米,配有厨房和卫生间,一部分村民就能住进新房过年了。年前我们还要开工建70多套房,到明年年底前基本保证全村所有自建房全部完工。”

  在蓥华镇镇政府所在的活动板房里,围着一台电暖炉,党委书记李乐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了保证老百姓‘有房住、有衣穿、有暖取、有饭吃',在鼓励自建房方面,给予每户(户均人口3人以下)补助2000元,户均人口超过3人的人均补助800元;在防寒衣物方面,我们给每户发放了一床棉被、一床电热毯、一个电暖炉,给每人发放一个暖手袋,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电热垫;在过冬粮食方面,目前商贸流通渠道已经顺畅,板房区就有几个门市部,老百姓购买粮食很方便,市里还在粮站储备了60吨大米和20吨食用油,镇上也储备了20吨大米和5吨食用油,以备急用。这个板房区的‘五子仓库'还备有200多床电热毯、200多个取暖器、4000多床棉被和100多套棉衣。对特殊困难群体我们还会发放过冬救济,缺米送米,缺油送油,缺腊肉送腊肉。”

  什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邹艾艾介绍说,目前,全市已组织过冬棉衣裤804414件、棉被243213床、电热毯54218床、取暖器85055个、烤火炉5043个、石棉瓦60万匹、农膜208吨、竹胶板95388张、油毡363200平方米、元钉1576.7公斤、铅丝307.5公斤、木条9500米,并按相关要求分别发放给受灾群众。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