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事后勤领域的拓荒牛———记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刘振起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秦军

  他很平凡,作为一名普通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18载,桃李无数;他又是不平凡的,先后创建两个新学科,编写理论专著、教材等43部,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完成科研课题38项……在军事后勤训练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刘振起。

新兴学科拓荒者

  1990年,担任某师战勤科长的刘振起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高质量论文,引起了后勤学院(后勤指挥学院前身)专家教授的注意。很快,一纸调令将他调入学院,开始了执教生涯。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使刘振起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在教研领域如鱼得水。几年之后,学院决定成立参谋教研室,崭露头角的刘振起被任命为教研室主任。面对缺人才、少教材的困难局面,刘振起带领教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教学准备,实现了教研室当年组建当年开课的目标。

  刘振起拿出了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的作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攻关。4年多时间,他查阅了500多万字的资料,做了20多本笔记,一个新兴学科在他的头脑里渐渐成熟,终于破茧成蝶。经过七易其稿,26万字的《后勤司令机关工作学》顺利出版,成为我军后勤司令机关工作学学科创立的奠基之作。随后,刘振起又主持完成了军队后勤军事训练学学科的创建,成为两个新兴学科的带头人。

三尺讲台求创新

  刘振起对三尺讲台可谓“情有独钟”,走上讲台18年,他把上好课作为不懈的追求。尽管已是知名教授,可他依然坚持为研究生、培训队、轮训队等多个层次的学员授课,每年的课时量多达300课时。

  刘振起对讲课极为认真。为了提高授课质量,他给自己订了一个标准:每一堂课都要有新知识、新内容,没有创新不上讲台。为此,他从来不用以前的老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认认真真地重新背课。追踪理论前沿,研究现实问题是刘振起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他的课能够常讲常新的原因。

  今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非军事行动后勤保障问题引起了刘振起的注意。整个暑假,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课题的研究之中。新学期一开学,有关多样化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就出现在他的教案之中。学员们惊讶地说,我们刚刚经历过抗震救灾行动,马上就在课堂上学到了系统的理论,真是太及时了。

惜时如金勤耕耘

  在学院,刘振起是一个有名的高产教授,不但授课量在教员中名列前茅,每年完成的课题、论文数量也少有人能比。许多人都想知道刘教授成功的秘诀,而他给出的答案却只有简单的4个字:“惜时如金”。

  刘振起总是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加上每周末雷打不动的一天加班。常年超负荷的工作让刘振起养成了凡事作计划的习惯。他的工作计划细得惊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所有时间都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外出讲学、调研,他也总是尽量选择夜间乘车,甚至连乘车途中的时间都要读书学习。这些年,刘振起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的部队讲课,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可他从没有利用讲课之机去逛过旅游景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实在没有闲工夫。”

  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让刘振起收获了一连串的成功,他被评为总后勤部优秀教师、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有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军队级奖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