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施真强

  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引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竞相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都对自主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几年,我们陆续出台了一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高。第一,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主要精神和配套政策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激励创新的财政、金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享受的政策面明显扩大,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效果进一步显现。第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按计划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建了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第三,自主创新成果的数量和应用呈良好发展势头。在信息、生物、现代农业等领域,国家新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转化,继续把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第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已初见成效,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规模和创新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纵观世界上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每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路径都各具特色。例如美国凭借全面领先战略,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获得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芬兰、爱尔兰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契机,在信息产业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迎头赶上。一是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科技创新既服务于战略目标,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激发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三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优势。我国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多样、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研究、重大科学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十分紧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自主创新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为重点,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努力实现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第二,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群众。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发展科学技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面向“三农”的科技工作,有效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提高医疗健康水平、保障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研开发及应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创新服务为重点,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拓展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第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凝聚各方面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大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风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氛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