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心开启幸福之门
———记内蒙古赤峰市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园长孙月光(上) 

  她是一名农家女,因“想要一个教室”曾11次搬家,最终在南山脚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校园,从事着聋哑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工作;

  她16年如一日,钻研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回音聋儿康复法”,让160余名聋哑儿童由无声世界迈向有声世界;

  起初家人并不支持她,别人不理解她,而她收养的孩子们都离不开她,都管她叫“妈妈”。她爱唱歌、会写诗,用一颗爱心演绎了一曲生动、感人的现代《月光曲》……她就是内蒙古赤峰市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园长孙月光。

  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这一天,记者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郊元宝山区,探访孙月光和她的“回音聋儿康复乐园”。

  走进一条泥沙路,推开风蚀斑驳的铁皮门,会客室、办公室兼卧室里,孙月光披着长发,戴着眼镜,正搂着18个月大的聋儿张芳宁,哄她睡午觉。小芳宁今年10月刚入园,父母都是聋哑人。孙月光的脸贴着小芳宁的脸,嘴里哼着《摇篮曲》,左手轻轻拍着。孩子渐渐入睡,漂亮的小脸蛋露出甜美的笑容……

  孙月光从事特教工作,得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

  她1966年出生在喀喇沁旗马蹄子营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念过私塾,颇通文墨。受到严格家庭教育的孙月光从小就心地善良,看到有人行动不便,就会主动上前帮助他们。

  1993年春的一天,已有8年小学教龄的孙月光到学校上课时,看到一位母亲拉着自己的聋哑孩子向学校领导苦苦哀求,“谁能救救我的孩子呀,他不能一辈子这样啊!”看到这位母亲泪水涟涟的模样,孙月光的心灵被震撼了,她毅然做出决定:“我要用百倍的努力,千倍的付出来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从此,她走上了艰难的特教之路。

  孙月光首先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方法,探索新的途径。1995年,她的论文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选中,并在会刊上全文发表。同年11月,她去苏州参加了全国学术交流会,并总结出了“回音聋儿康复法”,其中“亲情感化法、全天候教学法、表扬激励法”等都成为独具特色的康复法。

  在语言训练中,每一个音,每一个词,孙月光要教几十遍,几百遍,一点点地为孩子们定口形,摆舌位,正音调,练到孩子们一看就懂为止,再引导他们去理解、运用。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练中,孙月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现在,只要孩子一开口,孙月光就知道哪个音不对,毛病出在哪儿。

  起初,孙月光在自己家给孩子们上课。家里3间房,东边公婆住,中间是厨房,西面是她和丈夫、孩子一起住。上课时,她经常是往炕上一坐,怀里抱着小的,身边围着几个大的,前面摆上实物或她自己画的词卡、图片。

  家里种着10多亩地,孙月光凌晨3点多就得把早饭做好,然后赶去田里干活。6点孩子们起床、洗漱、吃饭,8点准时上课。有时孩子们的叫喊声很大,婆婆和邻居都不理解。

  孙月光没有动摇,第二年搬到了姐姐家的门房里,一间做饭、一间当教室和卧室。可好景不长,半年后姐姐的家人也嫌这些孩子吵闹。

  几经周折,孙月光向哥哥姐姐借钱,最后在元宝山区每月花万把块钱租了一个大房子。

  孙月光第一次郑重其事地找人焊了一块牌子挂在门口。她摸着那块白底红字的大牌子,泪水又一次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回音聋儿康复乐园。”

  这是孙月光创办的“回音聋儿康复乐园”的第11次搬家。本报记者 罗 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