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卫生改革发展30年:伟大历程、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共卫生部党组
中共卫生部党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的30年。这个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阶段(1978年—1996年)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不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二是单一的公有办医体制造成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平均主义盛行,改善卫生服务缺乏积极性。这一阶段卫生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活力,缓解供需矛盾。

  1985年,国务院提出的发展卫生事业基本思路是:鼓励多渠道办医;实行放权、让利、搞活,鼓励创收和发展;改革收费制度。

  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发展,我国办医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办医的新格局。通过“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和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医疗机构创收动力趋强,农村合作医疗解体,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筹资不足,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居民的医疗费用快速上升。

  (二)明确方向,促进发展阶段(1997年—2002年)

  1996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先发展基本卫生服务;强调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注重质量和效益;强调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强调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社会力量为补充;强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强调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一,探索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998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在全国稳步推进。

  第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重大战略部署。

  第三,卫生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执业医师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医疗服务技术空前提高。医学检验技术、CT、MRI、PET—CT等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腔镜技术和介入技术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从1997年到2002年,卫生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医疗卫生机构活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等突出矛盾。同时,这个时期还有一些突出问题没有解决,主要是维护卫生事业社会公益性质、体现社会公平、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等重点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和经费投入保障没有很好落实,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未得到有效扭转,公共卫生、农村卫生仍然薄弱,群众医药卫生负担较重。

  (三)注重民生,科学发展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认真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努力解决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国务院批准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国家累计投入276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防治传染病流行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投资217亿元,改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大力组织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国务院制定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医院监督管理。连续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良好医德医风,涌现了一大批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医生好护士。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专项工作,遏制医药购销和诊疗服务中的不正当行为。

  第四,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从2003年开始,国家组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重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建设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2007年下半年,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为城市非就业居民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商业健康保险也有了较快发展,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

  第五,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管。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机制,开展以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监督检查活动,查办重大案件,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六,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深入挖掘中医药宝贵遗产,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鼓励开拓创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第七,公共财政投入明显增加。2003—2007年,各级政府财政用于卫生的支出累计达6294亿元,比前5年增加3589亿元,增长1.27倍。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832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4倍。

  第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6年6月,国务院决定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改革方案紧紧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战略目标,突出公益性质,强调政府为主,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努力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保障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30年的卫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卫生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坚持开拓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68.2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婴儿死亡率由1981年的34.7‰下降到2007年的15.3‰,下降了56%;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下降了60%。上述国民健康指标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对艾滋病人实行了“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全国1238个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全国。对结核病人实施以免费治疗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以综合预防和免费救治为重点的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覆盖全国448个疫区县,已有76.3%的县达到传播控制或阻断标准。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区不断缩小,发病患者显著减少。免费免疫规划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实施免疫的传染病由7种扩大到15种,预防保健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20年无报告病例,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78年的2365/10万下降到2007年的272/10万,死亡率由4.85/10万下降到0.99/10万。我国先后夺取了抗击非典和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胜利,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007年,我国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5万个,村卫生室61.4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370.1万张,比1978年增长了81%;全国医疗卫生人员570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84%。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患者就诊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1978年的10.1亿增长到2007年的28.4亿,住院人数由1907万增长到9827万。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卫生面貌持续改善。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已占农村总人口的92.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2.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7%。

  医学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工程中心。两院院士和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人才辛勤工作在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第一线,取得了突出成绩。

  (三)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

  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1.8亿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有4291万城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所有农村县(市、区),有8.15亿农民参加。全国已有100家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商业健康保险,2007年保费收入达384亿元。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化解医疗风险提供了安全屏障。

  (四)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1978年—2006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高于同期GDP增长。药品品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1390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40倍。中成药已有9000多个品种、40多种剂型,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

  建立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相结合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以药品检验检测、审评审批、评价监测为主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

  全国有中医院2720个,绝大多数综合医院设有中医药科室,72%的乡镇卫生院、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遍及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六)卫生法制逐步完善

  国家已经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法》、《母婴保健法》等10部卫生法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37部卫生行政法规和《处方管理办法》等180余件部门规章,组织制定(修订)了1800余项卫生标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卫生法制体系。全国有98.3%的市(地)和96%的县(区)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执法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切实维护了公众健康权益。

  (七)有效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在应对洪涝、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矿难、火灾、车祸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奔赴救灾、抢险、救急工作第一线,全力做好应急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卫生改革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在改革开放30年中,卫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需要牢牢记取,不断发扬。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健康是民生之本,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卫生工作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团结群众、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责任,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严格监管、保障群众利益。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

  卫生发展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不能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为人民健康服务,不能照搬经济改革的做法;必须准确把握卫生发展规律,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突出问题入手,注重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注重科学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

  (三)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卫生改革发展的过程,是开拓进取、探索前进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出现,机遇和挑战将始终伴随着我们。卫生改革发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待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必须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监管。医疗卫生人员要始终坚持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作为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五)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卫生协调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又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服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不断改善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水平。

  党的十七大对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繁重任务。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学构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阶段。医药卫生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严重挑战。我们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