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伟,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掌门人”。从33岁到54岁,一个人干事业最为黄金的时期,他都坚守在中国孵化器事业的最前沿。21个春秋过去,虽然科技部统计在案的孵化器如今已达600多家,孵化器面积世界第一,但一提起龚伟,业内人还是会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孵化’品牌第一人!”
回想20多年前投身孵化器事业的情景,龚伟仍记得当时心中那份憧憬。为了给科技人员提供创业服务,1987年武汉市政府决定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启动孵化器工作,并面向社会招聘管理人员。得知消息,龚伟毅然从当时武汉待遇最好、老百姓为之骄傲的武钢辞了职,成了“东创”第一批5人创业团队中的一员。“用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做高技术集成的项目,虽然历程可能艰难,但前途肯定光明。”这是龚伟当时的想法。
憧憬之后却是失落。见过了上万人的大企业,现实条件的艰苦和简陋让龚伟难以接受。创业中心地点在丁字桥108号一座闲置的营房。四层破旧的小楼,13平方米的小房子一间挨着一间,从这样的地方能孵化出高科技企业吗?
失落归失落,日子还是非常充实。没有钱打广告,他们骑着自行车,在大学、中科院的报栏张贴信息:想创业,想把科研成果变为产品,请来找我们!这样,创业中心迎来了第一批22家企业入驻。
这批创业者多是教师和研究员,他们辞职来到创业中心后,问题就接踵而至:档案、党团关系怎样结转?职称怎样评定?招工如何招?工商怎样注册?税务如何登记……所有这一切,只能依靠创业中心的帮助。为了帮这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减少成本,龚伟他们绞尽了脑汁。没有会议室,找一间办公室挂个牌子,所有企业来了客人都在里面谈事;没有电话,创业中心接通一部总机,用分机转给他们;甚至请不起财务,创业中心的财务都要帮忙代账。日夜与这些创业者摸爬滚打在一起,龚伟与他们建立了休戚与共的情感。
理想中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龚伟和同事们一直在反复交换意见:孵化器这东西到底能不能搞,搞下去到底有没有前途?正在疑惑之时,三件事的发生给他们增强了信心。
首先得益于一份可行性报告。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创业中心牵头起草了建立东湖创业中心的可行性报告,这份报告在当时的国家科委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因此立项对孵化器进行研究,创业中心由此与国家科委建立了直线联系。
第二是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会主席拉卡卡的来访。1987年下半年,白发苍苍的拉卡卡来到北京,向有关领导建议,中国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带个头,学习发达国家孵化器的先进经验,却被告知我国已经搞起来了。拉卡卡立刻提出要参观东湖创业中心,参观后说:“这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很简陋的孵化器,但你们的理念和服务精神是与世界接轨的,你们很有前途!”
“我们做得这么艰苦,但政府部门这么重视,国际专家也这么肯定,所以我们还是在疑惑和希望之间努力工作。”龚伟说。
随后发生了第三件事。由于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超出了创业中心的服务能量,引起了当时的武汉市市长的高度关注。1988年的一天,市长带着政府各个委办的“一把手”来到创业中心开会,明确要求他们为创业中心“开绿灯”。
“一个小小的服务机构经历了这么几件大事的推动,越来越有希望了。”龚伟说。不久后,创业中心有了第一笔钱————科技部70万元的支持。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创业中心将这笔钱拿到银行作抵押,放大了3倍用来支持企业发展,这实实在在的孵化能力着实令人振奋。“破壳而出”的第一批企业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中国最大激光生产基地的楚天激光集团。
东湖创业中心被纳入“火炬计划”旗下后,龚伟成了全国的风云人物。“学孵化器到武汉,学高新区到北京”成为很长一个时期的风尚。创立20周年时,东湖创业中心累计孵化科技企业已达957家,累计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2万人次。服务的内容,也早已超出了提供场地、工商、税务登记等简单服务,而建立起了向研发、市场两头延伸的系统的服务体系,覆盖入驻前的项目考察、成长性研究,入驻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入驻后的资本、物业、行政、市场、法律、技术需求,以及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异地拓展等“二次孵化”,扩展到了企业成长运营的各个阶段。 漫长的21载间,龚伟从未停止开拓创新的脚步,他执掌下的创业中心在中国孵化器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中国第一家由事业单位改为公司化运作的孵化器,第一家SBI产权孵化器,第一家实施异地孵化的孵化器……现在,龚伟又在着手向国外拓展业务,希望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助上一臂之力。
“当初骑着自行车来这里创业的人们,最后大多开着汽车出去。”抚今追昔,龚伟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