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摄影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年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有多大 一比就知道
  左图 这幅老照片(郭建设摄)拍摄于1984年,地点是北京第一批立交桥之一的建国门立交桥,当时还是人、畜、机动车混行,因为那时北京机动车拥有量不足25万辆。
  右图 1986年8月,河南伊川县贫困山区,我们的采访车途经时停车休息。一旁山坡上难得见到陌生人的娃娃赶紧扑向母亲的怀抱。母亲虽然也略感意外,但仍安慰孩子,“别怕,妈妈在,他们是大地方来的办公事的人。”
  下图 2007年12月24日,北京木樨地多层高架路,这样的市内立体交通设施与6条环路、219座大型立交桥构成了北京现在承载300万辆机动车的公路交通网络。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道路交通发展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当然,汽车多了也带来了新问题,如大气环境质量、交通压力激增等,这又成为不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图 2008年4月19日,深圳市龙岗区富龙山奥林宾馆。来自河南郑州市中州大学的王巾洁(右)与来自广西柳州鹿寨县雒容镇的严惠(左)是慕名专程到此实习的,她们都是农村姑娘,都是第一次出远门,都想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开始自己的社会历程,因为“我们向往的就是走出家门见世面,成就梦想。”
  左图 1987年8月14日,北京什刹海,73岁的孙大爷(左)的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非改革不可!您瞧我,咱早年间是旗人。打一解放,在安装公司当了工人自食其力,大伙儿尊重,一口一个孙师傅!啥事都要朝前看,改革就是大步朝前奔,图的是更好的日子,奔更好的前景,是不?”
  右图 1987年8月15日,经济日报刊登了我拍摄的“北京新话题”连载之四,记录的是北京东单春华坊肉店前,排队买肉的人从“要倒回5年前,谁家能买这么多肉?现在是有条件挑肥拣瘦”说起,引出了对改革开放的种种期待。
  下图 这张照片是我2007年12月26日拍摄的,地点仍是20年前拍摄孙大爷的什刹海。这里现在是老北京特色民俗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同时又是北京最时尚前卫的休闲场所之一。胡同里、道路旁,民居附设的酒吧饭肆鳞次栉比,每天中外游客摩肩接踵。
  下图 2008年4月12日,北京丰台区草桥奇迹健身俱乐部,教练朱洪杰(图中领舞者)正带着会员跳健身操。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最满意的根本性变化之一就是不愁吃穿。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健身需求也增多了,于是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层出不穷,方兴未艾。
  左图 1988年9月26日,经济日报刊登了我在山西原平石盆村拍摄的这幅照片。几位还不大会算账的石盆村农民,试着“下海”经商,结伴外出贩梨,结果钱款亏空不少。请来村里小学校的教师(右一)帮着算,人家说这糊涂账没法算,不过大家爽快地约定梨还得卖,“本事随着经验长”。
  右图 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当年12月10日的经济日报刊登了我拍摄于北京东单北大街的这幅照片。在20平方米的老房里住了整整50年,现已是“四世同堂”的77岁的林大娘,对邻近新建的北京第一座合资的五星级酒店持豁达的态度,显示了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全力支持。
  下图 2007年2月27日清晨6时许,与澳门隔江相望的珠海湾仔镇豪通鲜花出口码头,拱北海关关员正在招呼当地花农将沾着露珠的一捆捆鲜花挑上4艘花船,半小时后,这些鲜花就会鲜灵灵地在澳门街头出售。年逾百吨的鲜花出口,其收入已使湾仔镇花农踏实地实现小康。
  下图 2007年12月23日,我在同一条街道拍摄了这幅图片,如今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商业“银街”,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川流不息。当年为了这条“银街”,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并妥善安置了老住户。是老百姓的企盼与支持,成就了改革开放的伟业。让老百姓共同享受改革成果,让改革更加深入地发展,是上下一致的共识,意义重大。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