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事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基本避免了全国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投入稳步增加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导致环境污染总体上呈加剧趋势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和“十五”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直接投入,并逐年增加,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防治污染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环保投资增长较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机制和渠道逐步建立,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亿—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1%;到80年代末期,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60%左右;“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1010.3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02%,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238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0%;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7亿元,是1981年25亿元的135倍;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67.5亿元,是1981年的272倍,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43.3%。其中,燃气投资160.1亿元,是1981年的89倍;集中供热投资230亿元,是1986年的144倍;排水投资410亿元,是1981年的205倍;园林绿化投资525.6亿元,是1981年的584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141.8亿元,是1981年的5.9倍。
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污染防治工作发生巨大变化,从点源治理向面源和流域、区域治理发展。上世纪70至80年代,污染防治以企业治理“三废”为主,进入90年代后,在加强企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大规模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重点城市、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推进“一控双达标”(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污染源达标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工作;全面展开“33211”工程的污染防治,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近年来,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三废治理取得成效,城市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
工业“三废”治理取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主导地位的工业越来越发达,相应地工业“三废”的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从国情出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多数污染严重的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采取利用资源和能源综合处理、加强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清理整顿、取缔关闭违法企业,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达标排放,工业企业“三废”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2001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3%,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8.1%,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1351.3亿元,提高近3倍。
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深化,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2007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145.5万吨,是2000年的3.3倍;城市污水处理率62.9%,比2000年提高了28.6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7.4%,比2000年提高42.0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3%,比2000年提高7.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5215万吨,比2000年增长28.8%。2007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4.2%,三级的占54.9%,劣于三级的占0.9%。与上年相比,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降低6.2个百分点。2007年监测的350个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5.7%,较好的占66.3%,轻度污染的占26.6%,中度污染的占1.4%。全国监测的353个城市中,58.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33.7%的城市较好,5.7%的城市为轻度污染,1.1%的城市为中度污染,0.9%的城市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国家积极推进工程减排,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狠抓结构减排,全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闭小火电机组、淘汰小炼铁、小炼钢、小炼焦、小造纸等;加快管理减排,加强污染减排指标统计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出台有利于减排的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措施;采取“区域限批”措施,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下降3.2%;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下降4.7%。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3%、3.2%,实现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批准并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面落实“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破坏原因和特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国家积极推进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以及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第六次(1999—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比第二次(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增长52.2%;森林覆盖率为18.21%,增长6.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为124.6亿立方米,增长38.4%。十六大以来,国家以六大林业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2007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390.8万公顷,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268.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8.6%。造林面积增长的同时,林种结构进一步调整,造林质量呈上升趋势。
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第三次(2004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千米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千米。截止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平方千米,比1999年减少37924平方千米;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在荒漠化面积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47.3%下降到2004年的38.7%;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千米,比1999年减少6416平方千米;流动、半固定沙化面积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36.1%下降到2004年的33.9%。
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我国政府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危的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31个,比1991年增加18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188万公顷,增加1.7倍;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为15.2%,提高9.6个百分点。
自然湿地进一步得到保护。我国首次(1995—2003年)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为3848.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自然湿地3620.1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4.1%。全国共有3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达358万公顷。我国湿地面积快速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
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新进展。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987万公顷,比1985年增加了5347万公顷。
环保管理体系强化 国际合作更加广泛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环境管理、科研、监测网络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7.7万人,是1991年的2.5倍,其中环境监测人员4.9万人,是1991年的1.5倍,各级环境监测站2399个,比1991年增长12.6%。环境监测进一步适应环境保护管理的需要,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大气监测网,以对大江、大河等重点流域为中心的水质监测网,对长江三峡库区、近岸海域等的生态环境监测网,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监督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全国重点城市积极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发达地区所辖中心城市也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陆续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为广大公众及时了解环境质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环保事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异常活跃。积极参加多边环境谈判,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合作的精神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我国积极参加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缔约方会议和有关国际会议,缔约或签署了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并参与有关工作,维护了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参与并履行了《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做出履约承诺。我国在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过程中,积极开发氟里昂替代物质,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多边和双边的国际合作,特别是积极推进蒙特利尔多边基金,2007年7月1日起,停止全氯氟烃和哈龙的生产和消费,提前实现《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目标,兑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在双边合作、全球环境基金等领域取得突破。我国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环境合作协定,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