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山东东星表业有限公司看到这样一幕:工人们在生产车间紧张地工作;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冰在忙着接待国外客商。送走国外客商后,杨冰对记者说:“实在是太忙了。近一个月来,我接待了6批国外客商,新签订销售合同5份,其中包括12月份销售20万套表壳的合同。”
目前,东星月产量已增加到20万套,是同等规模企业的1.3倍。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人们在东星感觉不到国际金融危机给外向型加工企业带来的寒意。
东星是一家专业生产钛合金和高档不锈钢表壳的企业,年产180万套表壳,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手表产品销售数量持续下滑,东星销售收入和利润仍能稳中有升,订单连续不断,工厂满负荷生产,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平时注重经营体系建设,多策并举,较早地做好准备,应对市场动荡的挑战。
据了解,东星注重经营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是:
优化产品结构。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星决策层敏锐地察觉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影响到国际手表市场的消费能力。他们从手表销售景气报告中发现,低档表的销量持续下滑,品牌价值高的中高档手表的销售状况一直保持平稳状态。因此,东星果断地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将中高档表壳产量比重由60%调整到80%。目前,尽管东星的总产量稍有降低,总产值却上升了20%。
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表壳制造业通常选用塑胶作为表壳的内罩。而东星通过技术攻关,克服尺寸匹配难度大的困难,成功开发出不锈钢材质的表壳内罩。由于大幅提升了机芯固定在表壳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东星的产品赢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东星在新产品开发上也是好戏连台。2006年,应一家国外手表制造商的要求,东星先后为欧洲两支知名足球队设计制作了运动表的表壳。东星在保留了运动表手感好、防火、抗压、抗摔打等特点的前提下,又将时尚风格充分融入运动表壳的造型中,此举得到客户的赞赏。后来,另外一家欧洲手表制造商也慕名而来,专门找到东星为其航空飞行员纪念表产品制造表壳。
降低生产成本。在欧洲市场,男表表壳外径一般在50至60毫米,内径在30至35毫米,而部分坤表的表壳外径在35毫米以内。以前,东星把钢板上裁截男表表壳后的材料作为废料处理了。现在,他们用制造男表表壳的边角余料加工小款坤表表壳,变废为宝,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节省的原材料费用占到整个坤表表壳价值的30%。这个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生产成本。同时,东星努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在表壳制造行业,月产20万套表壳需要配置1000名员工。东星长期致力于多技能工的培养和高级技工的梯队建设,全体员工都掌握了2项跨工种技能,有45%的员工还掌握了3项甚至更多技能,使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了利润率。
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原则。欧洲一家专走时尚路线的著名手表厂商,想在2008年1月举办的米兰时装周上推出自己的新款时装表。他们开出了一张数量为5万套表壳的订单。由于该款时装表壳质量标准高,加工难度大,型号多,使众多表壳生产厂望而却步。通常常规型号表壳制造时间为40天,加工难度较大的则要50至60天。为满足客户尽快推出新款时装表的要求,东星尽最大努力把制造时间缩短到30天,帮助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客户随后就把订单追加到了7.5万套。
拓展经营范围。2007年6月,日本一家著名精密机械公司在淄博开业,急需寻找一家高品质的钣金加工供应商。此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显现。为避免单一表壳生产难以抵御国际市场动荡的风险,东星决定开拓钣金加工这个生产项目,以稳定主业,拓展和垒实企业赢利根基。东星在短短3个月内,克服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根据客户要求不断提升钣金加工质量,以细致周到的追踪服务,最终赢得了客户的长期购货订单。
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东星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企业要和员工共同成长。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东星的订单曾受到严重影响。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东星将保证员工收入当作第一任务,从企业积累中拨出专款支付员工工资,使内部凝聚力大为增强,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
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东星员工表示要坚定信心,克服不利因素,发挥经营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的优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